李致远:“圣上下旨,明日早朝宣召方小武,刑部那边已经在准备了。”
闻言,李青溪长出一口气。
姑且不说她同方小武有年少时的交情,若是他被定罪,二皇子处于下风,李家也定然会被牵扯进去。
不过有人想送方小武入金銮殿,也自然就有人不愿意他露面。
在牢狱里的这一夜,格外难捱。
先是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导致方小武时刻处在危险之中,后来便是连饭食都不敢用,生怕自己吃下去,就一命呜呼。
好在看守他的狱卒,应当是受了上峰指示,熬了个大夜盯着他,及至天亮,才终于放下心,取来干净的衣服,将方小武送到了宫门处。
金銮殿上,明德帝威严高坐。
随着太监的传召声响起,方小武一步步踏入这深宫之中。
李家府院之中,李青溪正在对窗插花。
方小武被宣召面圣,只要他可以证明自己的才华,接下来的一切就好解决了。
而他的才能,李青溪很放心。
她用小银剪子剪下一支梅花修整,冬云拿着信笺从门外进来。
“小姐,这儿有封信是给您的。”
“信?”
李青溪放下剪子,接了过来。
那信笺上画了淡淡红梅,却不曾署名,她将其打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是岑浮舟。
这信是他在送亲途中写的,经由驿站寄往京都。
信中只说了些繁琐小事,以及当地风景,又嘱咐她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都可以去侯府求助,除此之外,再无他言。
李青溪放下信笺。
算算日子,岑浮舟已经进入柔然境内了。
约莫再有一个多月,他应该也就回来了。
待到京中科举一事解决,也就快到芷兰同萧临渊的婚期了。
系统九九跟她说过,芷兰同萧临渊完婚,这个世界的男女主,就算是变了人,到那时候,她们的任务大概率就完成了。
只要任务完成,她就彻底摆脱宿命。
届时也一定会有办法,能够解决她与岑浮舟的婚事。
如李青溪所料,方小武这么多年书并不是白读的。
他早朝被宣召面圣时,举止端方,虽有些紧张,但回话时,丝毫不见结巴。
面对明德帝方方面面的提问,作答也十分迅速,真正应了那四个字:才思敏捷。
一场对答下来,同在朝堂上的二皇子心宽了大半。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有错。
方白玉此人,确实可堪大用。
他用余光瞥向大皇子萧承乾,发觉对方此时已然乱了阵脚,万分紧张,不由得在心中冷笑一声。
大哥大概是看他最近不停招揽人才,想利用科举舞弊的事,让他失去父皇的信任。
只可惜,他算是打错算盘了。
他虽然确实需要招揽人才,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上。
那些世家草包,他从来不放在眼里。
真正的人才,反倒是从底层爬上来的。
方白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如今他已然证明了,自己根本不需要舞弊,科考对他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接下来,就该轮到那些污蔑他的官员心慌了。
高座之上,明德帝眼里的欣赏不加掩饰。
这个叫方白玉的年轻人,确实十分聪慧。
因为出身没有京中那些世家子弟高,反而在回答民生相关问题时,句句落到实处。
若这是殿试,他必然要点此人为状元郎。
明德帝瞥了一眼自己的两个儿子,面色不变,心中暗叹。
实际上,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次的科举舞弊案,不过是皇子们争权夺利的工具罢了。
毕竟他做皇子时,也玩儿过这些手段。
再加上此事确实有利于他拔除一些世家权力,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去了。
但他对大皇子萧承乾,太失望了。
这孩子分明是他一手带大的,怎么丝毫不开窍?
想利用科举舞弊的事来打压兄弟,那就不该给他们反击的余地。
倘若是年少时的明德帝来做这件事,他会不计一切代价,让方白玉及涉案官员,在被污蔑舞弊的当天,就留下遗书,言明谁是幕后指使。
而后集体自尽,命归黄泉,根本不可能走到这金銮殿内。
萧承乾还是不够狠,这在皇室内斗里,是大忌。
反而是萧衡安,很像明德帝,却又似乎比他本人,多了些许仁善。
他的继承人,只会在这两个皇子中诞生。
纵然明德帝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嫡长萧承乾当太子,但为了江山社稷考虑,萧衡安明显更适合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