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东宫已定 境外之乱

在看到官员都站出来为方白玉说话,恳求他严查此事时,明德帝更确信了这一点。

这个朝堂,已经有大半官员,明晃晃在支持萧衡安了。

可见,承乾实在是不争气呀。

有嫡长子的优势在,还争不过弟兄。

思及此,明德帝不由得想起先皇后来。

若是皇后在天有灵,得知儿子竟长成了这般模样,怕是该怨怪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朝臣的进谏下,明德帝很快下发了旨意,宣方白玉无罪释放,且仍旧可以参加科举接下来的殿试。

这无疑是释放了一个信号:此人很可能是状元郎。

同时,他命刑部严查当初指证方白玉作弊的官员。

二皇子心头松快不已,下朝时,御前总管公公曹喜又当着许多大臣的面叫住了他,奉上了明德帝的赏赐。

“陛下说,您酷爱作画,便让老奴将国库里这一方上好松墨给您送来。”

萧衡安取了松墨,在太极殿前谢恩后,这才出宫,心中意气风发,十分畅快。

松墨虽然罕见,但他府上也并非没有。

但这是明德帝在舞弊案之后,当着众多朝臣,让曹喜送来的,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储君之位,指日可待。

送墨这件事,释放了一个信号:那便是明德帝如今属意的太子人选,是二皇子萧衡安。

朝臣们看在眼里,在站队上也自发做出了选择。

刑部的官员在案发后不久,就查到了大皇子派人插手其中的证据,却不敢上报。

眼下看了明德帝的反应,他们心中也知道该如何办了,

隔了四五日,刑部主审此案的官员,便带着折子上奏,参了大皇子一本!

证据确凿,饶是有许多大臣替大皇子求情,明德帝仍旧震怒,罚了他禁闭。

除此之外,往日与大皇子有所来往的官员,也被降职了。

传闻禁闭期间,大皇子曾试图搬出先皇后作为靠山,结果陛下不似以往那般买账,并未去探望他。

到了下旬,一道旨意从宫中下发。

封大皇子萧承乾为晋王,五日后启程去封地安南一带。

这一道旨意,让京中瞬间沸腾起来。

然而明德帝还没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又下了第二道旨意。

二皇子萧衡安,入主东宫,册为太子。

接到圣旨的时候,萧衡安自己都久久缓不过神来。

他心里清楚的很,父皇心里,始终想让大哥当太子,想把江山交付给他。

从萧衡安小时候记事起,大哥就一直跟他们不一样。

太极殿,他可以随意进出。

父皇会亲自过问他的才学,教导他的诗书。

大哥病了,父皇会守着他好几个时辰。

番邦进贡有什么好的东西,也是第一时间送给他。

这些待遇,萧衡安从来没有享受过。

他不服。

凭什么大哥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一切?

他跟那些后妃们没什么区别,也曾努力去争宠。

勤奋读书,苦练骑射,得到了一众夫子的夸赞。

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得到了一众朝臣的敬佩。

但明德帝的目光,从来不曾放在他身上。

后来他长大成人,身后站着的人越来越多,也渐渐明白父皇的宠爱永远轮不到他,索性转而夺权去了。

萧衡安其实早就做好了,舞弊案被明德帝轻轻放下,不会追究大哥任何责任的准备。

但他没想到,父皇竟突然就立他当了太子。

姜眠头一次见到萧衡安如此失态,赶紧轻轻碰了碰他。

他这才回过神来,接过圣旨谢恩。

姜眠又让人取了荷包,塞在了传旨太监的手里,这才将人送走。

东宫多年不曾有人入住,落满了灰,如今已经抓紧在修缮了。

短时间内,萧衡安搬不进去。

但如今旨意以下,他就是一直住在皇子府,也觉得欣喜。

姜眠也露出笑:“恭喜殿下,得偿所愿。”

萧衡安挽着她的手,柔声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殿下说的哪里话,夫妻本是一体,这都是臣妾该做的。”

姜家以及姜眠对他的帮助,萧衡安都看在眼里。

如今他是太子,姜眠是太子妃。

将来若是继承了皇位,她便是他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