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传帮带!!!

可这小子开起车来,那叫一个稳。训练场上的S弯,他开起来跟玩儿似的。

“你看啊,离合要慢慢松,感觉车子往前蹿的时候,再轻轻给油。”王兵手把手地教李爱国,“就像骑自行车找平衡一样,慢慢来就行。”

就这样,李爱国与王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白天一起训练,晚上还要对着教材琢磨。

有时候实在想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就跑去找老班长讨教。

春去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训练,李爱国终于能把车开得像模像样了。

可就在这时候,李爱国接到了一个噩耗:他爹李铁柱因为在工地干活摔伤了腿。

那封信上,李爱国老娘的字歪歪扭扭的,还能看到泪水晕开的痕迹。

“你安心在部队训练,家里有我照顾着呢。”他娘在信里这么写着。

可李爱国知道,光靠他娘一个人在街道工厂打工,日子肯定不好过。

那段时间,李爱国茶饭不思,晚上做梦都是他爹躺在医院的样子。

正当李爱国一筹莫展的时候,王兵主动找到教导员,说愿意跟李爱国换岗位。

原来他知道李爱国家的情况后,主动申请去偏远的连队,这样李爱国就能留在驻地附近,照顾家里。

“咱俩谁先谁后都一样,反正都是为部队开车。”王兵拍着李爱国的肩膀,“你就别推辞了。这年头,能照顾家里的机会可不多。”

就这样,李爱国留在了驻地附近的运输连,每个月还能抽空回家看看。

而王兵则被派到了边远山区的连队。

那天送他走的时候,李爱国硬是把自己的那块沪海牌手表给他戴上了:“山里黑得早,你得掌握好时间。”

一晃就是两年,李爱国在运输连干得风生水起。

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他爹李铁柱的腿一天天好起来,他老娘的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这天,连长突然把李爱国叫到办公室:“老李,有个任务要交给你。”原来是要李爱国去山区运送一批紧急物资。

说来也巧,那正是王兵所在的连队。

这一去就是三天两夜的山路,可把李爱国给高兴坏了。

临行前,李爱国特意把他娘做的咸鸭蛋带上了。

谁知道刚到太行山脚下,天就开始下起了大雨。

李爱国想起王兵曾经在信里说过,山区的雨季特别难熬,道路湿滑,开车格外费劲。

李爱国硬是一口气开了十多个小时,总算在天黑前赶到了目的地。

远远就看见营区的灯光,在雨幕中显得格外温暖。

“李爱国!”没等李爱国下车,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一回头,可不就是王兵嘛!

只见他从驾驶室跳下来,二话不说就给了李爱国一个大大的拥抱。

可等李爱国仔细一看,不由得愣住了。

原来印象中瘦瘦的王兵,现在已经晒得黝黑结实,身上的军装因为经常在山里钻来钻去,都有点发白了。

“这山路不好走,我得教教你几招。”王兵笑着说,“明天我带你熟悉熟悉路况。”

营房里,李爱国掏出带来的咸鸭蛋,王兵二话不说就剥了一个塞进嘴里:“嘿,还是阿姨做的咸鸭蛋香!”

那一晚,他们聊了很多。他说山区虽然艰苦,可是能为山里的群众服务,心里特别踏实。

每次把物资送到山里的小学,看到孩子们那张张笑脸,再苦再累也值得。

听着听着,李爱国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当初他要主动跟王兵换岗位。

第二天一早,王兵就带着李爱国在山路上转悠。

他手把手教李爱国如何在泥泞的山路上找到最稳当的路线,怎么判断路况,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

“记住了啊,这段路最难走,一定要打满方向,慢慢来。”王兵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就像当初教李爱国开车那样耐心。

午饭时间,他带李爱国去了山里的一户人家。

老大爷热情地招待他们喝茶,还特意炒了几个青菜。

“要不是小王开车送物资,俺们山里人的日子可不好过。”老大爷一边给他们倒茶,一边感慨道。

临走那天,王兵硬是把他攒了好久的茶叶塞给李爱国:“你给叔叔带回去,就说是他儿子的好战友送的。”

回去的路上,李爱国总是想起王兵说的那句话:“咱们当兵的,不就是为了服务人民吗?在哪儿干都是干!”

去年李爱国赶上最后一批直接从战士中提干的机会,成功提干当上了排长。

今年征兵季,部队派李爱国去接兵。

接兵前的准备工作是严谨而细致的。

出发前,李爱国先到教导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接兵培训。

培训期间,李爱国和其他“接兵干部“一起学习了有关征兵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政策法规到体检标准,从心理测评到政治审查,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精准把握。

他们还进行了模拟接兵演练,以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培训的日子紧张而充实。

每天清晨5点,李爱国他们就要起床集合,开始一天的学习。

培训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从征兵政策的最新变化,到如何识别体检中的常见问题,再到如何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无一不详细讲解。

晚上,李爱国还要与战友们经常熬夜到深夜,讨论白天学到的知识,互相分享经验。

虽然很辛苦,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因为他们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