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二房来京 从前画作

这么一想,她看向大哥大嫂的眼神,多了几分感激。

李鸿胜上前见过自家大哥,态度恭敬客气。

他多年不得志,许久之前也曾抱怨过,为何大哥无才还能进京做官。

如今真正到了京都,看到那高大的城墙,仿佛将城里城外的人隔绝成两个世界,他明白了一件事。

若是在京中没有亲眷,日子绝不好过。

他们久居偏乡,纵使女儿高嫁宫门,也要劳烦大哥多加看顾。

因此这兄弟两个第一面,倒是兄友弟恭。

看到李青溪时,李鸿胜更是夸赞她,比起年少时,要稳重不少。

李青溪脸上挂着温柔的笑:“二叔,外面风大,有些冷,我们先进去再说吧。”

“是二叔疏忽了,光顾着拉着你们话家常,先进去再说吧,可别冻坏了。”

李致远引着自家二弟进门,看着这宅院,李鸿胜羡慕极了。

其实在青州的李家老宅也不小,可哪里比得了京都,这儿的宅院建造都比那边高雅许多。

不过听闻他也有官邸,过不了多久搬过去,也就不用羡慕大哥了。

待到午时,一家人坐在一起乐呵呵的吃酒。

陶氏是个直爽性子,这茶余饭后,好话说完了,有些事也不得不提一提。

“二弟,不是我这个做大嫂的,非要挑你的毛病,但有件事你确实做得不对。”

她指了指外院的方向:“青州来的那些学子,如今都住在府上,你放下豪言壮语,让他们都来投奔咱们,先不说这地方不大,你可想到你闺女还有侄女,都未出阁一事了?”

“青溪跟芷兰都是陛下赐婚,京都不比青州,处处都是眼睛,若是其中出了什么名节的岔子,你岂不是要推她们入火坑?”

“你也是做官的人,该知晓其中利害,这御史折子一上,再参个不尊圣驾的罪,咱们哪里担待得起?”

李鸿胜才刚放下酒盏,闻言想明白其中关节,惊出一身冷汗。

这事儿确实怪他,多吃了二两酒,便托大起来。

“大嫂莫怪。”李鸿胜不由得汗颜,“是我疏忽了,明日便由我出面,让他们另寻去处。”

闻言,李青溪暗自摇了摇头。

以二叔这性情,在官场上一定会吃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在陛下也没给他什么实权,只挂了个虚名。

陶氏沉声道:“他们在这住都住了一月有余,再往外赶,只会说咱们不念旧情。”

人就是这样,若是一开始李家不曾接纳他们,倒也无话可说。

住到一半又赶人,先前的恩情不作数,反而结了怨。

万一这其中,就有一个金榜题名了呢?

“况且芷兰刚许了皇子,以咱们的家底,这门婚事是列祖列宗齐齐保佑,才得来的,京里不知多少人家,咬碎了牙妒忌咱呢。”

“你这时候把老家的学子赶出去,是要告诉世人,你做了皇家的亲家,身居高位,便瞧不起同乡了吗?”

文人是最不能得罪的。

这种上赶着送把柄的事儿,除了李鸿胜别人也想不出来了。

陶氏这一番话,让李鸿胜汗流狭背。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当初做的决定,可能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好在哥哥嫂嫂愿意提醒他,李鸿胜感激不尽。

那些学子,最终还是留在了李家。

结个善缘,总比结仇要好。

饭后,李鸿胜同李致远说起青州的事。

“大哥,从前咱们对街的方家武馆你可还记得?那方武师后来去衙门当了捕快,他家的孩子今年也上京赶考了。”

“那孩子上门拜见过我了,看着倒是不错,想来能金榜题名。”

“他可是县学头名,还连中两元,应当前途无量,过几日我让他带着文章再来一趟,你再给他看看。”

“好说。”

陶氏则是在一一交代陈氏,关于京中那些贵夫人的情况,一家人看起来十分和睦。

李青溪对这些琐事不感兴趣,起身告退,领着李芷兰回房。

一进门,她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芷兰,我听丫鬟说三皇子接你出去游玩了,你们相处得如何?”

前两日,李芷兰对萧临渊的好感度,在半日之内就激增了10点,现在已经90点了。

连沉寂许久的系统九九,都一下子惊坐起,跟着李青溪抹泪。

呜呜呜,熬了这么久,好日子马上就到了。

回想当初,真觉得命苦。

虽说这一共才过了一年多点时间,但九九真觉得自己每一天都跌宕起伏。

它一定要快点完成任务,然后麻溜跑路。

李青溪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不是那烦人的婚约,她甚至于想在李芷兰成亲后,马上出门浪迹天涯,又或者回青州老家。

不管如何,总比待在京都要好。

李芷兰脸颊羞红,低眉含笑,说话都有些结巴:“三皇子待我很好,也没什么架子,相处自然是极好的。”

“真的?”

“嗯。”

李芷兰虽说对李青溪完全信任,但有些小女儿的羞怯心思,也不太好意思同她说。

她只温声说道:“那天他带我去游船,在画舫里准备了许多古籍孤本,三皇子说,记得我之前就提过,不爱金玉爱诗词,所以送来这些。”

那些古籍,都送进李家了。

未来的丈夫金尊玉贵,却将她的喜好记在心上,这是老天恩赐的福气了。

李青溪也这么觉得:“他待你真好。”

话语里的羡慕,不加掩饰。

“岑世子对大姐姐也很好啊。”李芷兰笑着说道,“侯府每个月都派人送来上好的衣料跟首饰,天香楼的糕点上午刚出,下午就必定摆在咱家桌子上,这都是岑世子对你的心意。”

李青溪何尝不知道这点。

那些东西她曾退回侯府,结果隔天又送回来了。

但这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从始至终,她都困在京都里,囚在前世中。

人活一世本来就很难了,连自主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倒不如直接死了算了。

“对了,大姐姐,我有一件事想问你。”

李芷兰说着,起身从书案上,拿起一张画递过去:“你帮我看看,这是我么?”

李青溪接过,那画上的人清丽淡雅,眉眼间还带了些许稚嫩,画纸已经发黄了,但还是容易辨认的。

“这确实是你不假,可这话里的年纪不大对吧?看这打扮,这女子还未及笄,你从何处得来的?”

李青溪好奇问道:“你在青州时,请人画像了?”

“并不是。”李芷兰抿了抿唇,“姐姐,你看,这儿是三皇子的印鉴,落款年月是四年前,画中人旁边的名字,写的是兰。”

“什么意思?”

李青溪都要糊涂了。

“你还记不记得,我之前同你说过,三皇子说我与他早就见过面,但我一点也记不起来的事?”

李芷兰皱了皱眉:“那日游船,他又提起此事,还将这副画赠给了我。”

“他说,这是当年京中初遇,离别之际,他亲自为我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