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再度四面光

我家有座博物馆 九尺三 1165 字 10小时前

与修复天工开物不同,修复研山铭步骤要繁琐许多。

修复古字画的第一步,就是洗画芯。

将研山铭平摊在桌子上,随后用热水倒在上面,之后在用羊肚毛巾将字画中的脏水洗出来。

这一步通常需要重复两三遍,直到确认羊肚毛巾再也洗不出脏水之后,这一步才算结束。

将研山铭洗净后,就该揭去腹背纸了。

所谓腹背纸指的是在做好夹口的画幅背面粘连上已经上已经托好的两层单宣纸。

腹背纸好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画幅的质量,好的覆背可以使画幅平挺柔软,使人看了赏心悦目,摸在手中晃动无声。反之,则会使画幅翘曲变形,起层脱壳,舒卷时容易磨损画心,影响作品的观赏效果。

不过腹背纸并不会直接和画芯相连,揭取难度会稍低一点。

单铭将研山铭翻过来,食指指腹在湿透的腹背纸上轻轻摩擦,很快白色的腹背纸便卷了起来。

揭取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画芯撕裂,所以他不急不躁,一小片一小片的分区域揭取,使这一过程对画芯的损伤降到最低。

两个小时一晃而过。

面前的研山铭背后的腹背纸已经被全部揭取完毕了,单铭喝了口水,稍微休息了一下,开始了下一步的修复工作。

揭命纸。

一张装裱完成的古书画通常是由三层组成。

最上面的一层就是书画家用于创作的宣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画芯。

创作完成之后,为了让书画留存更长的时间,古人通常会在画芯下面托一层命纸。这层纸会直接于画芯相触碰,增长书画的寿命。

剩下一层就是刚刚提到的腹背纸了。

因为命纸和画芯直接触碰,所以相较于腹背纸,命纸的揭取难度会高上许多。

跟刚刚揭腹背纸一样,单铭依旧还是先用食指轻轻搓命纸,只不过动作上谨慎了很多,通常搓半厘米的命纸,就用镊子将搓下的命纸夹起,以防继续搓揉损伤画芯。

这一步对于古书画修复来说,重要且枯燥。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老老实实的伏案三四个小时,还要保证自己不分神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