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比起成品丝绸,市场更青睐生丝

根据李国助两世为人的研究和经验,

在明末,比起成品丝绸,朝鲜、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市场都更加青睐生丝。

这个主要有成本、加工生产和市场需求三方面的原因。

成本方面,

生丝相对成品丝绸来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占据的空间有限,能够在有限的载货量内装载更多数量的生丝,大大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当时通过海上运输,一艘船装载生丝能比装载成品丝绸多好几倍的货物量,

运往日本、东南亚以及欧洲路途遥远,运输成本的节省十分关键。

生丝的包装要求较低,不需要像成品丝绸那样进行复杂的防褶皱、防损坏等精细包装。

这也能减少包装成本以及包装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优化运输成本。

此外,当时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的原材料往往设置的关税税率相对较低,

而对成品丝绸这类制成品会征收较高的关税,旨在保护本国的纺织加工等相关产业。

所以进口生丝能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各国市场,

欧洲一些国家为了扶持本土丝绸加工业,对成品丝绸征收高额关税,促使商人选择进口生丝。

加工生产方面,各大市场需分开分析。

朝鲜有自己的纺织传统工艺,

进口生丝后可依据本国的传统纺织技法、图案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等进行加工,

将中国生丝与朝鲜的民族特色相融合,打造出独具朝鲜风格的丝绸制品,

更贴合朝鲜国内民众对于服饰、装饰用品等方面的审美和使用需求,

比如用于制作朝鲜传统服饰的丝绸面料,用进口生丝加工能更好地融入本国特色元素。

朝鲜国内的丝绸加工产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应,进口生丝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促进本地丝绸加工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培养纺织工匠、完善产业配套等提供基础,

并且能够根据国内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的丝绸制品类型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