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比起成品丝绸,市场更青睐生丝

别的不说,只要成功复原了水转大纺车并使其能够纺棉纱,可比珍妮纺纱机牛逼多了。

水转大纺车是有32个纱锭的水力纺纱机,

这让发明之初只有8个纱锭,由人力驱动的珍妮纺纱机怎么比?

如此高效的水力纺纱机出现了,为了消耗掉过剩的纱线,肯定也会促使水力织布机出现。

而且为了用上比水力灵活的蒸汽动力,纺织业肯定也会推动廉司南蒸汽机的改进,

则瓦特蒸汽机便有可能提前150年出现。

毕竟现如今关键技术也就只差一个双向汽缸了,

而这对华人来说也不是发明的问题,只需要发掘出双作用活塞式风箱即可。

至于谁的名字能代替“瓦特”,李国助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反正他自己虽然有那个能力,却没那个打算。

一旦瓦特蒸汽机出现,就肯定会被化工、冶金、采掘、交通等多个行业应用,

解决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推动这些产业的发明和创造。

市场需求方面,南海边地公司在内需方面短期内肯定比不上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但在国际市场方面,却拥有巨大的潜力,基本不需要像英国那样靠殖民战争去开拓。

面对明朝固执的海禁政策,

一旦南海边地公司可以通过机器生产丝绸、棉布等大宗纺织品,

将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市场的青睐。

不用自己开着炮舰去满世界地开拓殖民地,人家都会上赶着来提供市场。

不过公平交易的前提,是军事实力的相当。

要想欧洲人乖乖来给南海边地公司提供市场,那就必须跟上人家的军事发展。

这使纺织业也将对南海边地公司的军事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为了满足用机器高效生产纱线的需求,南海边地公司肯定也要想尽办法提高生丝的产量。

这又会变相促进南海边地公司柞蚕养殖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