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工业革命的发动机

“毕竟他们可都是造船的木匠……”

“这不是什么问题!”

赵贞雅突然开口打断了林翌的话,听了他的方案,她已经兴奋到不能自已,

“俊臣哥走之前,特意给我留过一些纺车和织机的图纸。”

“就连专用于织造漳绒的提花绒织机的图纸都在其中!”

“好!太好了!”李国助兴奋地搓了搓手,感慨道,“俊臣哥总是那么有先见之明啊。”

说到这里,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对赵贞雅道:

“贞雅姐,关于筹办永明纺织厂的事情,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赵贞雅连忙摇头,一脸欣喜地道,“我这连人手都已经齐备了呢。”

她这可不是瞎说,跟她一起来的二十个朝鲜少女从一开始就是被当做织工培养的。

何况男耕女织,是汉人几千年的传统。

所以公司从库雅喇人部落里解放的二十个汉人女奴,肯定也都是现成的织工。

还有孙元昌夫妇从山东带来的两百人,

虽然几乎都是男性,但既然是从事柞蚕业的蚕农,其中肯定也不乏纺织好手。

男耕女织,只是就家庭经济层面而言。

在社会经济层面,古代男性在纺织业中的重要程度,是远超现代人想象的。

比如在历朝历代那些规模较大、分工细致的官营纺织机构中,就不乏男性工匠。

他们往往在需要较强体力或者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序上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大型织机的操作、复杂织物图案的设计等方面,

一些掌握高超纺织技艺的男性匠人会凭借精湛的手艺在官营纺织作坊里占据重要地位,承担关键生产环节,为宫廷以及官府制作精美的丝绸、锦缎等织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纺织业逐渐兴起并不断壮大,

出现了专门从事纺织生产并以此盈利的纺织作坊、手工工场等集约化生产形式。

在这些地方,男性从业者就更为常见了,

除了参与原料准备、生产操作外,男性还会承担起对外销售、运输纺织产品等事务,

同时有的男性也会钻研纺织技术的改良创新,推动整个民间纺织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