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商量应对鸦片

十万大山:1840 我是7天 1160 字 10小时前

中国本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就有了一大批依靠鸦片贸易生活的商人,后面也有一批官员在从中获利,这种情况下,内外勾结,鸦片走私开始泛滥起来。

鸦片商人将大批的鸦片卸货在香港,通过各种手段向内地走私。上海那边则是停泊在海上,当地的中国商人则雇佣小船悄悄运入。

按照清朝官场报喜不报忧的惯例,没人去把这事用奏折上报道光帝的,即使是主战和主禁派,在鸦片战争失利后,也都鸦雀无声。

走私鸦片流入多了,自然就要找市场,虽然钦州比较偏僻,但也不断有人试探。钦州知州孟一昳将李九章叫去商量了一次,意思要府县政策一致,是禁绝还是不禁。

李九章父亲死在鸦片上,当然对鸦片深恶痛绝,当时就从危害上陈词,坚决要禁绝鸦片。

孟一昳见李九章态度坚决,也没当时表态,说要从长计议,看看廉州、雷州那边,因为据他所知,有的地方想从鸦片上把分摊的鸦片战争赔款搞回来。

李九章总体上感觉孟一昳对鸦片的态度是有点暧昧的,倾向于禁绝,但要是能从中获利补充税赋,他也是未尝不能通融的,毕竟,钦州在广东一省也是穷乡僻壤。

所以,李九章有些敏感的感觉到,最后,孟一昳有可能会抬一手。

但他内心也很坚决,虽然知州级别高于他,但作为一县的正印官,他和知州相互之间的制约有限,知州能参他,他也能参知州。

只是三年考核中,知州的话语权要大一些。

沈云峰也是坚决反对鸦片的,作为后世的人,从小就接受过教育,中国近代的衰落就是因为鸦片的流入,有了东亚病夫这种充满欺辱的代号。

如果防城县任由鸦片流入,侵蚀了民众,这些民众在沈云峰眼里,相当一部分都是未来“丰南号”的工人,怎么能让他们受到荼害。

“大人,这鸦片若是进来,自然要开馆,县衙不许开就是了。”沈云峰说。

“那是自然,若是没有人在后面支持,当然可以。但只怕上面仗势压下来,你不知道官场的规则,有的办法拆台。”

“我一时半会也不想和这些人闹翻,兴城号再有个三五年,这个知县不做也罢。”李九章说。

“大人也莫心烦,要是没人后面支持,大人手下的差役拿下就是。要是明面上大人不好下手,我来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