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商量应对鸦片

十万大山:1840 我是7天 1160 字 5小时前

工部一系周围围绕的商人无数,李孝儒家族也只是其中之一。

要冲出重围,获得大佬的青睐,必须自身有一定的价值。商人的价值就在于有钱,有钱才能孝敬各房大佬。

家族定了调子之后,李孝儒便向崔永禄传递消息,大家心里都是明白人,面上的掌柜是不能做主的,等着后面的李九章来做主。

李九章得到崔永禄传来的消息,分析之后,也觉得可行。

凭他现在的身份,想攀附更高档次的商业伙伴或者京中高官的白手套,也是不可能,相反,反而是有一些实力但名声不显的商人是最好的选择。

李孝儒也暗示,如果合作的好,他家就有机会去京城觐见上官一趟,周玉岫升任县丞的事情,他们出面可以有些话语。

沈云峰来了,李九章正好把这事拿出来商量一下。

沈云峰听了李九章的分析,他也不大清楚清朝目前官商勾结的情况,总体他觉得挺好,是同意的。

至于利润的分成,他让李九章自己去谈,反正,销售渠道分出的利润,从沈云峰的角度,已经是前无古人的高了。

他也建议李九章目光不要短浅,多分点利润出去,把合作做长久。

这件事情定了之后,李九章便说了坏消息,那就是鸦片走私开始向钦州这边蔓延。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没有在条约里面写鸦片贸易,但大家都知道道光帝还是反对鸦片贸易的。

所以,通商口岸是不可能大鸣大放的进口鸦片,烟馆也是因各地而异,有些地方禁绝,有些地方态度暧昧。

鸦片商人本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推手,如果战争胜利了,鸦片贸易还是打不开,那不是白花了游说的金钱了。

不能正大光明的进入中国,那便走私进来。

清朝的官员吸取了林则徐的教训,不和洋人发生正面对抗,对洋人组织的走私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防止在自己辖区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