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还没来得及动手,儒生们已经开始自救了。大儒们一个个在走廊上贴出了演说的纸条,吸引学生听讲,试图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儒学才是真正高深的学问。
张诚端个学生用的竹筒水杯,饶有兴味的一条一条看过去,好多演讲的标题也写的挺抓眼球的。
《三代之治》、《什么是仁》、《约法三章——论秦为什么会灭亡》、《商鞅是错的》、《淮泗楚文化的优越性》、《何必曰利》、《峨冠博带之美》、《学术的终极——论学而优则仕》……
“怎么样?挺有意思的吧?”张诚问身边的蒙恬和扶苏。蒙恬嘿嘿笑着,笑的不怀好意,扶苏脸色有点发白。
张诚带着两位一起去听一下《约法三章》的这个讲座。一位儒生在前面高坐,面前摆着一张琴,先弹了一会儿琴。老实说,张诚虽然听不懂这个时代的古琴,但是还是觉得这个人弹得肯定没有公孙尼子好。
这人弹完琴以后,看到课堂上人坐的也差不多满了,咳嗽一声,开始讲课。
讲的是沛公刘季进入咸阳之后,尽废秦法,和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据说这政策得到了咸阳父老的一致欢迎,认为刘季是忠厚长者。然后接下来的时光就是对比诸国政治,认为秦法复杂严苛,导致天下皆反。有认为天下诸国皆以儒者为师,只有秦国以吏为师,导致了秦国重法轻德,粗俗野蛮云云。
这一番讲解,让来自六国的那些学子鼓掌欢呼,来自秦国本地的那些学子目瞪口呆。
“你说的不对。”在后面旁听的张诚站了起来。
“张教授您是教授物理的,莫非对法也有见解?”讲演的儒者问。
张诚走到最前面,说:“刘季入咸阳,接手咸阳事务,手中司法官吏不足,无法投入精力去解决民间的纠纷与社会问题,因此简化了法条,不是因为法条有问题,而是因为沛公刘季缺乏执行法律的能力。约法三章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所以只能处理得了杀人、盗窃和伤人的罪行。而民间的纠纷、人民触犯法律的种种情况,如果不能有相应的明细法条处置,最终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积聚,社会混乱。”
“张教授难道认为法律繁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