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长城大学

从张诚应始皇帝征召离开张村前往咸阳,到现在也有三年了。第一届子弟中学的课程设计也就是三年。因为不需要学习外语等废课程,加上这个时代课程相对较浅显,再加上张村使用的是实践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因此同学成长很快,三年时间结束,就到了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了。

在此前的讨论中,大学的名字始终没有确定,公孙尼子心目中最好的名字是类似于稷下学宫这样的,张诚觉得西北理工大学也不错,要是用所在地来命名,大秦上郡大学是不是小了一点?最后张诚提了两个方案供大家选择,一个是大秦上郡理工大学,一个是长城大学。

扶苏听了第一个名字眼睛都亮了,但是思考许久还是摇摇头。最终大家拍板定下来的是长城大学,蒙恬问“长城大学这名字看起来不大气啊?是不是会感觉很荒凉呢?”

“哼,只有你会觉得荒凉,就用这个吧,以后你就知道这个名字有多大气了!”张诚撇撇嘴。

子弟中学的弟子考核成绩都不错,倒是有八九成的人都够资格入大学的,按照中学弟子的性情,只怕所有人都想跟着张诚去物理系。但是物理系的招生十分严格,要求数学极好,头脑聪明,逻辑思维能力强,张诚提出的入学考试卷子难得一批,最后第一批学员也才不过二十来人,剩余的大部分都去了相邻的欧冶子渊主持的机械工程系。张苍的数学系人数更少,只有七八个人,却都是这批弟子中最聪明的那一小撮。

赵芃选择了商学系,是赵杏儿的院系,这个院系还接纳了一些来自六国的优秀弟子,和商行送来的一些苗子。

人数最多的院系是师范系和行政文法系。知识传向大秦的天下,需要无数有丰富知识懂得教学的教师。但是大秦已经不在了,所以“知识传向大秦的天下”这句话,听起来怪怪的。公孙尼子若有所思,扶苏眼睛发光,蒙恬欲言又止。

17岁的赵芃,出落的越发漂亮,走到哪里都有一帮来自六国的弟子眼珠子随着她转。张诚有一次在办公室里看到赵芃走过,一群半大不大的青少年脑袋跟着转,噗嗤一笑,赵杏儿却在旁边叹一口气。

“怎么了?”

“赵芃眼高于顶,这么些好孩子,她竟是谁也看不上!”

“毕竟是公主来着,寻个门当户对的不容易。”张诚笑笑说。赵杏儿看了张诚半天,抿抿嘴没出声。

眼前的大问题是,还有八九十个儒生赖在张村不离开,天天想办法找公孙尼子和扶苏打探消息送礼物说好话,让这两位不胜其烦。

“赶出村去吧。”蒙恬说。

“不合适吧?”扶苏纠结。

“若是按照秉直所说,我们院系和课程按照这个比例运行,那这些人也确实无用,留在村子里也不是很妥当,可是现在把他们赶出村去,这四处兵荒马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