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后续的成本会增加”钟辉说,“根据双方测试的数据来看,德丰公司可以说将LX甩出好几条街,还有就是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稳定性来说,德丰确实是比LX的强。这会减少我们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就减少了我们往后升级的不少费用。”
钟辉说的是事实,如果往后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升级的话,不仅是时间上的耗时,这么多的设备如果升级或是更换的话,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郑建军皱了下眉,又坐下,说:“行,我知道了。我马上向总公司反馈。这两天内应该会有结果,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吧,有决定了我会通知你们。”
待钟辉一行人离开郑建军办公室后。郑建军再次拿起德丰和LX的方案书翻阅了起来,其实他十分清楚这两家公司的方案是无法进行对比的。很明显,德丰的方案远胜于LX,他也十分倾向于德丰。对于几千万的项目他是有权决定的,只是现在这个项目有总公司给予施压,他也知道施压方来自何处。如果能平衡这种关系,他倒很愿意,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坚持原则,于是他给秘书拨打了个电话,让秘书帮他订回BJ的机票。
Steven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拿起电话,给Ken打过去。
“我们昨天和盛世地产谈判了”Steven告诉Ken,“他们的条件是税前利润的15%。我没有同意,我们将价格守在20%。但软、硬件由三年升到六年。”
“他们没同意?”Ken问。
“是的”Steven说,“LX的价格比我们少,具体少多少不清楚。但我猜测应该是利润的15%,否则对方不会提15%的要求。”
“你的意思是希望我们也做到15%是吗?”,对于Ken的问话,Steven不语,Ken接着说:“哪怕我们的利润做到15%,LX的价格照样会比我们的低。”
“我知道”
“既然你知道,那我们就无需在价格上做文章”Ken说,“盛世地产不是“国”字头的企业,虽然他们会有一些来自他方的压力,但还不至于无法自行做决定的。账一算就很清楚了。”
“那就不用理会过多了吧”Steven说。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Ken说,“没什么好担心的。这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儿,不是吗?”
“虽说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儿,可这就对我们的战略布局是有影响了。”
“我都说了,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官方还是得给我们一条生路的,否则就不会有外来资金参与进来。”
“好吧,我知道有时候是我想多了”Steven握着话筒耸耸肩说。
“坚持20%是没错的。这也是我们的底线和原则。”
“好吧,就按你说的吧!”
放下了电话,Steven打开电脑,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坚持20%,这是底线,也是原则。
王发科在一张纸上写了写,递给了郑建军,郑建军接过一看,抬起头,说:“20%我们接受。但六年的软、硬件技术服务短了些,升到十吧~”
Sky转头低声对Steven说:“他不是认真的吧?”
Steven说:“他是认真的。”
“开什么玩笑”James说,“十年?这时间也太长了,谁知道十年后会是怎样。”
Steven看向Sky,Sky说:“十年不是问题,问题是十年后的硬件就不一定能跟软件匹配得了。到时很有可能得更换设备,那问题就大了。”
“十年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的”James说,“保不准十年后我退休了,或是我离职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听闻James这一番话,陈颖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于是投向James一记轻视的眼神,说:“别忘了你还要买他们的房子,别到时人家服务不周到时,你别跳出来。”
“好了,别闹了。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Steven轻责一声说。
这几个人嘀嘀咕咕一阵后,Steven抬头说:“郑总,十年的服务做不到。我们能做到的是软件十年,硬件六年。”
郑建军同样跟钟辉及其他人一阵嘀咕后,说:“好,那就按20%,硬件六年,软件十年。具体的付款和其它事项形成合同的形式吧”,郑建军站了起来,向Steven伸手:“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Steven也站了起来,回握:“合作愉快。”
盛世地产项目与德丰达成了合作协议。该合作是陈颖第一次正式参与的合作项目,在有惊无险的情况下完了她的第一次谈判,虽然主角不是她,但她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