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兰香离家进学堂

马兰香看着这些数字,渐渐地懂得了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的缘由。

民国以后,军阀割据混战不已,乌龙江一带物华天宝,又是进出川的重要通道,自然成了军阀反复争夺的地方。

1920年,刘存厚的部队占领这里时,为了扩充军队,委任北洋军阀的走狗王鸿恩任“川北边防军”副司令,他用鸦片烟作军饷,强迫老百姓以大洋买他的鸦片烟,他的一个团,就这样扩充成了三个团。

杨森的部队接替刘存厚的部队驻防这里后,不到一个月,就搜刮走了五十万大洋。

接着,刘存厚手下的田颂尧撵走了杨森的部队,苛捐杂税更是多如牛毛。

田颂尧推行田赋预征办法,初期实行“一年三征”、“一年四征”,后来居然是“一年十四征”,1930年已经征到了1983年的田赋。

周柄文讲到这里,把手一扬,扔掉手中的半截粉笔,拍了拍沾在手板上的粉笔灰,回头望着满教室听得鸦雀无声的女学生。

向她们问道:“你们听说过吗?时下有首民谣,是这样唱的:‘民国不到二十年,征税已过八十载。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多利钱高。穷人眼前三条路,逃荒上吊进牢房。’军阀政府除了田赋预征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地方官吏、土豪劣绅还要层层加码。现在,烤火要交‘烤火捐’、煮饭要交‘鼎锅捐’、走路要交‘马路捐’、活人要交‘人头捐’、死了人还要交‘丧葬捐’。除此以外,还有种种‘瘾民捐’、‘青苗捐’、‘傍粮捐’、‘子弹捐’、‘壮丁捐’和‘被服税’、‘上学税’、‘骡马税’、‘赶场税’。真是‘国民万税,天下太贫’呀!”

马兰香从周柄文的讲解中,看到了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本质,也为爷爷拼命地剥削穷人、聚焦财富的行径所不齿,她开始逐步地萌生了与家庭决裂的念头。

美术课又把马兰香又带进了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