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堂前,有三个老道士正在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的领着十多个小道士做“水陆道场”。
一个老道士手持拂尘,起身走出祠堂,站在台阶上大声地叫道:“有请族长!”
李家祠堂新推举的族长李德权,颤巍巍地着从院坝的人群中走出来。他才年近五十岁,原本乌黑的发须经过昨夜晚突如其来的变故,仅一夜之间就两鬓挂霜,胡须花白。他把牙关咬得紧紧的,清瘦的面部肌肉显得有些拘挛,腮帮子都凹陷下去了。
按照李家祠堂的规矩,继任族长要在前任族长的下一辈中推举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李载豪当族长时,李家山人是在“载”字派的人中推举族长,他逝世以后,就轮到在下一辈的“德”字派中推举族长了。昨夜晚,李德权临危受命,被族人一致推举为族长。按照规矩,李家祠堂为前任族长仙逝举行“水陆道场”,“开坛”的“迎亡”法事,应该由他这个新任族长来点燃第一柱香。
“水陆道场”,是死者的亲属为报答长者恩德、超度长者的魂魄、安葬长者的遗体、寄托哀思的一种表达形式。当地的平常百姓人家的长者去世,“水陆道场”一般是少则举行一天,多则三、五天。大户人家的“水陆道场”,也有在夏季举行七天;春、秋三个季节分别举行“三七二十一”天;冬季举行“七七四十九”天的习俗。李载豪是李家祠堂的老族长,他父子三人又是为了族人的利益而捐躯,当然格外隆重马虎不得。李家山人一致决定,要为老族长在祠堂举行“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
今天是“水陆道场”的第一天,全山寨的人在昨夜晚闻听老族长父子三人去世的噩耗,就连夜自发地聚集到祠堂门口,虔诚的等待着参加“水陆道场”“开坛”后的“迎亡”法事。
李载豪全身披麻戴孝,步履沉重地走进祠堂。他来到灵桌前,恭恭敬敬的点上三柱香,高高地举过头顶,小心地插在灵桌上的香炉里。然后跪在李载豪的牌位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又站起身来,弓着腰,从李崇奎的手中接过一串纸钱,小心地点燃了,放在火盆中,就默默地退回到祠堂的门外站着,等待三个道士做“迎亡”法事。
三个老道士看到李德权点燃第一柱香,做完“开坛”仪式,退出去后,也念念有词地跟着他走出祠堂,站在搭台阶下摆放的高三根板凳前。这三根高板凳是道士们事前按照道家信奉的“金、银、连”三桥方位,搭成的一座“三品桥”。寓意着用这个办法,迎请亡魂登桥三次,就可以让亡魂超身,转入来世。
一个老道士在“桥”上摆上香烛,弓身施礼后,就进屋去张罗其他小道士打锣、敲磬,焚香、诵经去了。不一会儿,祠堂里面就响起了一阵阵有节奏的诪告声。
留在祠堂门外的另一个老道士,跪在“三品桥”旁边,烧着纸钱,眯着眼睛,念念有词的诵着牒文:“一品桥前波浪潮,迎请亡魂上金桥;二品桥上把稳栏,迎请亡魂快超身;三品连桥迎亡魂,藏王菩萨保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