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有问题的。
斐潜哈哈笑着,『哈哈,文远可是觉得到时多半会变得剩下民马之所散,庄马之所陋,苑马之所劣?』
华夏骑兵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当然如果说张辽只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武将,那么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说张辽希望能够再上一个台阶,斐潜也愿意提携一步。
那么将战马的饲养全数都收归国有,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豪强的弊病呢?
斐潜和张辽说了这么多,一来标明自身立场,二来展示未来前景,第三么,自然就是为了避免张辽走上吕布的后尘。
所以要有鲶鱼。
李世民就是这么想的,他也就是这么做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儒当时对于左传评价那么高的原因……
斐潜的目光,落在这些战马的身上。
对于汉代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办法像是斐潜一样立足于整个历史,纵向的来看待问题,对于大汉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能够横向的对比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极少数的一流智慧的人物才能够结合春秋战国的一些事例经验,来寻求当下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斐潜的目光停留在了张辽身上,『文远可是有想过,所欲所求,究竟为何?』
大汉池塘之中,也出现了不止一次的鲶鱼。
因为民间散养的马匹有一些问题,豪强举报且扩大了这些问题,但是豪强搞出这个问题的本身,并不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是为了从百姓手中摄取这一部分的利益。地方豪强不是傻子,马匹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他们知道国家需要,又怎么可能愿意低价销售?
马匹的价格越来越高,而马匹的质量却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越来越差……
这其实不是汉人的战斗模式,而是胡人的……
因为矮脚马每次都没被选上,也就自然保存了最多的基因。
就像是宋代养马,也是国家倾全力去搞,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政策,甚至有各种各样的福利,企图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因为宋代马政的政策变换太快,宋在真宗时期国有马的数量达到20万匹的顶峰,但其后改革派失势,马匹存栏数直线下降,接下来的『马政』就无非是做作样子而已。导致宋朝当时一匹国有马的成本高达500贯,而西北边贸中一匹马的价钱才25贯,国有的马资产越多,财政压力就越大,小老百姓的日子就越难过。
张辽愣住了。
『民心如流水,堵不如疏。』斐潜最后说道,『文远如今奔驰南北,马跃东西,大汉之中阅历之广者,非文远莫属……』
战马除了跟着值守的兵卒游弋在外的,基本上都被卸下了马嚼头和马鞍,然后赶到了一处水比较浅的地方,让这些马匹自己活动。因为斐潜之下的这些战马,已经都习惯在一起行动了,因此即便是散开了缰绳,这些战马依旧不会远离,也不会害怕人类,甚至还会摇头晃脑的跑到骑兵身边讨要吃食。
斐潜初期也不能理解,但是后来他想明白了。
不管是那个封建王朝,在开国皇帝二代目压制下,或许还能清廉一会儿,而三代目四代目就几乎百分百的开始腐败变质,延续百年之后就会变成了顽疾,想要温和改良的一定会被资深腐败给摁死在西苑池里。
如果仅仅只是动用十分之一,或是二十分之一的力量,那么蓝条就会很快恢复。
火炮可以成为局部战争的震慑力量,但并不能成为全局战争的主要力量。
张辽也是笑,『主公既有思之,当有策之。』
在后世倭子国内,最初的时候是强调每天一杯奶,强壮长高个,但是有豪强盯上了这个生意,便是宣称民间散养的牛奶不合标准,不卫生,不能强壮长高个,并且真的还抓了不少不合格的样品递送上去,旋即就开始禁止散养,改为大户养牛。
让官方国营机构养马,确实能保证一定时期的战马供给,但是国营企业的腐化程度是非常惊人的,同时国营之后,政策就成为了最大的影响因素。
民间散养的奶牛是不是有问题。
这并不是什么特别难懂的问题。
有的武人确实不适合参政,因为他们的大脑里面充满了肌肉,但是张辽显然有这方面的潜力,而且对于一个以外扩为主的帝国来说,如果政治权柄都落在文官的手中,必然就很快会从外扩沦为内耗。所以斐潜想要将张辽在这方面的潜力开发出来,让张辽成功的转型变成一只合格的『鲶鱼』。
大户养牛就没有问题了?
这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