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如懿。就在流言愈演愈烈之时,继后如懿早产了。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如懿在痛苦中挣扎,最终生下了一个浑身青紫、气弱游丝的小公主。御医们面色凝重,诊断结果如同晴天霹雳:“小公主随时可能夭折。”
这个消息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插进了如懿的心口。她看着那个脆弱的小生命,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始终不肯落下。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为了孩子,她必须坚强。
与此同时,北疆传来消息,靖国公宇麟曾经平定的局势再次紧张起来。边疆烽火连天,战报频传,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皇帝焦虑不已,既要应对边疆危机,又要处理朝中事务,还要分心关怀如懿和小公主的状况。
就在皇帝内心挣扎,犹豫是否真要相信那些关于继后如懿克皇室的流言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皇室再次陷入了动荡之中。
一向在太后身边养育,活泼健康、聪明伶俐的孝贤皇后嫡子永琮,突然之间病倒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太后心急如焚,她立刻从风景秀丽的圆明园匆匆赶回了皇宫,脸上写满了焦虑与不安。
“永琮,我的乖孙儿,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太后一边念叨着,一边加快了脚步,直奔永琮的寝宫而去。她的心中充满了担忧与恐惧,生怕这个她视为掌上明珠的孙子会遭遇什么不测。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也传来了更令人心碎的消息。慎嫔和令妃,两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嫔妃,竟然在同一时间小产了。这无疑是给已经动荡不安的皇室再添了一记重锤。
慎嫔满脸泪痕,躺在床上,身体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她紧紧抓着身边侍女的手,喃喃自语:“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没了……”那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
而令妃则更是悲痛欲绝,她原本期待着这个孩子的到来能为她带来一线生机,在后宫中站稳脚跟。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失去孩子的痛苦。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皇帝更加心乱如麻。他一边要面对永琮的病情和太后的质问,一边还要处理慎嫔和令妃小产的事情。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难道真的是如懿克皇室?还是这一切都只是巧合?
太后怒不可遏,那张平日里威严尊贵的脸庞此刻扭曲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在慈宁宫阖宫请安这一庄严而又庄重的时刻,她竟当着皇帝和满宫嫔妃的面,毫不留情地给了继后如懿一个响亮的耳光。
那一巴掌,如同冬日里凛冽的寒风,不仅扇在了如懿的脸上,更扇在了她的心上。如懿的脸颊瞬间红肿,眼眶中闪烁着屈辱与不甘的泪光,但她依然强忍着没有让泪水落下。
太后冷冷地讽刺道:“皇室不幸,有你们姑侄这对扫把星当皇后,真是我大清之耻!你的姑姑当年令先帝皇嗣折损,先帝何其不幸,一生只有四个儿子。再看看如今,孝贤皇后在位的时候,皇上的子嗣哪一个不是平安出生,健康成长?皇贵妃馨澜执掌后宫之时,嫔妃们乖顺有加,嫔妃们的孩子也都一个个平安降生。”
说到这里,太后的语气愈发冰冷,她的眼神如同利剑一般刺向如懿:“可自从你继后如懿执掌后宫以来,这皇嗣就像是邪了门一般,小产的、夭折的,数不胜数。你说,你这皇后当得,还有何颜面面对皇上,面对满朝文武,面对天下的百姓?”
言罢,太后竟不顾皇后尊严,当着皇帝和满宫嫔妃的面,狠狠地给了如懿一个耳光。这一巴掌,打得如懿身形踉跄,脸颊迅速红肿起来,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没有丝毫退缩。
宫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等待着接下来的风暴。太后的脸色铁青,冷冷地讽刺道:“你身为皇后,不仅未能母仪天下,保我皇室血脉昌盛,反而使得宫中人心惶惶,皇嗣不宁。你这样的皇后,要来何用?”
满宫的嫔妃们或惊讶、或同情、或幸灾乐祸地看着这一幕,却无人敢上前劝阻。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想要开口为如懿辩解,却又被太后的威严所震慑,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太后端坐于金碧辉煌的凤椅之上,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眸此刻如寒冰般冷冷地瞪着下方的皇帝,每一丝目光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欲要将他穿透。殿内烛火摇曳,光影斑驳,却照不亮这沉重压抑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