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颁布法令,只要通过县试,成为秀才,便可于自己住处设立私塾,招收学子。
只要在县衙登记造册,县试之时,自有位置,秀才除了在县学进修之外,还可在私塾教导学子,赚取铜钱贴补自身。
而只要过了府试,成为进士,便可在县衙处应聘县学先生,教导秀才,至于钱财补贴,则由县衙发放。
同理,过了州试便是举人,这时候,基本学业有成,可选择入太学府继续深造,以应对将来的殿试,也可留在当地,做当地的官员的助手或者入府学教导进士。
如此一来,不仅解答了商容所提出的问题,更是为天下百姓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平台。
帝辛看的很认真,下方二维码的那些官员却是一个个等待的心急如焚。
眼看着一炷香的功夫过去了。
帝辛这才放下手中文书,称赞道:
“王叔大才,此政策可有名讳?”
比干拱手道:
“回大王,此政策为科举!”
帝辛爽朗一笑,道:
“哈哈,好,好一个科举,王叔此举,必将造福于大商百姓,名垂青史!”
比干闻言,顿时激动的脸色涨红,躬身道:
“一切皆是大王点拨,若非大王昨日之举,臣定无法想出此法!”
对于比干的恭维,帝辛很是受用,看向进退不是的商容,笑道:
“首相,孤知爱卿为孤考虑,不过,爱卿之顾虑,王叔早已想到,并有了解决之法!”
说罢,对着一旁的侍者道:
“去,将王叔呈上的文书让太师与首相瞧瞧!”
侍者连忙上前,拿过文书,先送至闻仲面前。
对于文书中所写内容,闻仲心中自然清楚,毕竟是自己昨夜亲自告诉的比干。
不过,此刻帝辛当面,却还是装作认真观察。
盏茶功夫过去,这才将文书合上,还给侍者。
而侍者也不怠慢,再次将文书送到商容面前。
商容早已等待多时,见文书送来,迫不及待的接过,仔细查看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上首的帝辛依旧端坐人王宝座之上,丝毫没有烦躁之意。
反观下方大部分官员,却是一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好不容易等到商容看完,正一个个好奇文书内容之时。
却不想侍者直接返回,将文书放在帝辛面前。
帝辛笑呵呵道:
“太师,首相,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