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界限感的控制,只会让子女压力倍增,在没有任何自由的空间里成长,不只会失去童真,也会失去有价值的人生。
同样的,子女成年以后,也不要过度参与父母的事情,子女和父母之间总有一些代沟,父母的价值观、生活习惯或者行为方式都与年轻一代大相径庭,父母的思想与他们那个时代有关,而做子女的要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
父母与子女之间都要有界限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父母不过度管控子女的生活,子女也不过度参与父母的生活,只要互不影响,就要互相尊重。
而米修的行为,无疑就是“掌控型父母”的另一种体现,他不限制弟弟的发展,却时时刻刻保护着弟弟,无论弟弟对与错。
“哥,米巨磊是个成年人。我对他好不好,是不是真心诚意的,我是不是生气了,我生气了是不是要迁怒他或者是就是因为他,这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他错了,他就要承担啊!你不能护他一辈子,也不能让我一辈子都是原谅的那一个。”
傅亦瑶觉得,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忍耐都是有限度的。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我认为忍不可忍无需再忍,每一个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不要把人的忍耐度当做你得寸进尺的理由。人过度忍耐,只会让他人感觉你很好欺负。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去忍耐的,对一个人的忍耐过度,就是给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过度的忍耐换来他人对自己无尽的屈辱。
有时候不能光一味地去忍耐,该去反驳与反抗的时候就去反驳与反抗。一味的忍耐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会带来祸端。过度的忍耐会让自己变得软弱,人若软弱就会受到别人的屈辱,忍耐要有自己的限度。
不管什么样的人与事都是有限度的,做人要守住原则不能够过于张狂,做事要有底线不能不计后果。度过的忍耐与退让只会让没有良人的人变成我们的仇人,所以把握分寸显得尤为重要。
忍耐要有限度,退让也要有尺度。在心里要有一把尺子,对你好的人可以去退让,对你不好的人退让就要有尺度。人的退让没有尺度,带来的只会是一场灾难。
比如在工作中有升迁的机会,而你却让给别人,别人不会因此去感激你,他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合理的退让是美德,过度的退让就是愚昧,所以我们要把握好退让的尺度。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变通,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退让。
做人做事都要有度,也要懂得分寸。凡事过度,必定成灾,适度人生才能让我们活得心安。
她能理解他们的兄弟情深,但是,不代表她能接受自己成为他们兄弟情深的受害者。
这一次,也算是傅亦瑶给米修的一个劝告吧!有些时候,放手,孩子才能学会走路。
“是,我的问题。给我一段时间,我改。”
米修也知道,自己一时之间改不过来这个问题,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个问题,必须得改。
但是,米修不会糊弄傅亦瑶,不会开空头支票,他这个问题,不可能一下子改过来,他需要时间。
“我没要求你一定改,我一直觉得石头有这么一个人爱着,护着挺好。如果你真的彻底改了,那石头会难过。我只是希望,你的要求,提给你自己的弟弟,接不接受那是他的问题。你的要求,也不要强加到我的身上,因为,为了你弟弟委屈我的任何要求,我真的一定会拒绝你。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吧!”
因为共同爱着同一个人,傅亦瑶并不想和米修起什么争执,更不想因为这件事心生龃龉。
因为共同爱着同一个人,傅亦瑶和米修一样,都希望米巨磊过得更好更开心,所以,她不愿意和米修争论个对错。
因为共同爱着同一个人,傅亦瑶愿意把自己的底线展示给米修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