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三位皇子不约而同的看向在场的官员。

这些官员,自然有他们安排的人在里面,只不过,并不多。

魏王和秦王还好,汉王则是脸色有些难看。

他的实力本就在两人之下,这才十数位官员中,只有一个是他的人,要想挤进同考官的行列,怕是有些困难。

董尚书的话,让众人心思各异,各怀心思。

方才还一致排挤唐寅的局面,瞬间变成了各自为战,互相之间的眼神,也变得警惕起来。

唐寅看着一众官员的心理变化,不由得摇了摇头,内心感慨。

天佑皇帝这招还真是绝了,仅仅一个同考官的位置,就让这些官员乱了阵脚。

想到天佑皇帝交给自己的任务,唐寅不由得朝着董尚书和三位皇子看去。

要想达成目标,同考官只是添头,这几位才是主力。

就在唐寅感慨之际,钱侍郎不由问道。

“尚书大人,不知这同考官是如何选出,可有标准?”

钱侍郎的话,顿时让堂内安静了下来。

一众官员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董尚书,同时感激的看了钱侍郎一眼。

这话,简直算是问在了他们的心坎上。

能够成为同考官自然是好消息,如何选上才是重中之重。

董尚书闻言,咳嗽一声,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开口道。

“这次同考官选拔,以考生文章为主,”

“主持乡试,便是为国选才,诸位要优中取优,乡试过后,将前三甲的考卷送回京城,由内阁重新阅卷,”

“诸位带回来的答卷,一次排名,排前五者,便是同考官!”

董尚书话一说完,全场寂静。

董尚书的话,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想要成为同考官,就看你带回来的答卷行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