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语气不善。

“哦,既然如此,本官便给你个自辩的机会!”

郭教谕朝着周全磕了一个头。

“起因便是昨日的诗会,”

“下官好诗文,来碗口镇巡查学堂,闲暇之余,便邀请这里的学子,举办一场诗会,共举文事,”

“期间,为了给家境贫寒的学子,筹措明年府试的盘缠,便决定向与会学子,筹善款,每人五两!”

说着,郭教谕从怀里取出一张宣纸。

宣纸上写着“淮县科举募捐”,里面的内容,与郭教谕所说,大体一致。

后面还有一应学子的签名和手印。

周全接过宣纸看完,呈给庄墨寒。

庄墨寒看了一眼后,却是没什么反应。

周全见庄墨寒没有表示,便朝着郭教谕点了点头。

郭教谕再次开口,缓缓说道。

“诗会之后,下官便召集一些富裕的学子,给他们授课,帮他们押题,每人收取五百两银子,”

“这些银子,下官都捐给了县学,以修缮之用,县令大人可以作证。”

说着,又掏出一张盖着淮县县衙大印的公文。

上面言明,郭教谕捐献四千五百两,充做县学修缮的银子。

周全朝着官员中,招了招手。

淮县县令,神色紧张的走了出来。

“大人,此时却是如郭教谕所言,下官也是昨夜,收到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