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防科工委的一个会议室中,此时里面坐满了穿着军装的研究人员。
目测不下30人,最高军衔居然也是一位大校。
军代表童致远陪坐其身边,时不时低声聊上几句。
一块1.5*1米的黑板立在讲台上,李元正在讲解无刷直流电机原理。
下面的那些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地记录着知识点。
各种公式李元信手拈来,各种名词脱口而出。
“功率密度我是这样认为的。。。,这是我查阅各种资料总结的工程可行性公式。。。”
“峰值效率是。。。”
“负载效率是。。。”
。。。。。。
他重点讲解了可靠性,并提出了动平衡理论。
“对于电机设计、制造和装配,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调整动平衡。
它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增加噪声和震动。
。。。
如果动平衡调整不好,就会产生多次谐波。
。。。
这些多次谐波会引起共振,进而加速损坏轴端轴承。。。”
2个小时后,李元讲解完成。
很多研究员已经被李元侃懵,尤其是动平衡,现在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
即使是他们这里,也是没有这种知识的储备。
国外是在40年代开始研究动平衡,直到现在还没有简易有效的测量和矫正工具。
那种昂贵、笨重、庞大的动平衡仪,很难在工业上开展实际应用。
“李老师,你提到动平衡,也讲到了其危害。
可以说让我想通了很多工程上发生的故障问题,觉得你讲的非常有道理。
但是不知道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找高级钳工调教。
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动平衡,但是在工作中,很多8级钳工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手感来进行微调,当然每一个8级工对不平衡的理解不同。
所以,最后结果一致性很难保证。
要想进行精准调校和适合工业化生产需求,需要专门仪器”。
“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此种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