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家的笑话

好好地活 鄂佛歌 1236 字 5个月前

“说!”赵大顺看了一眼赵小禹,收起了笑容。

他对这个用两千斤小麦换来的儿子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平时说话口无遮拦,每当犹犹豫豫时,说出来的话必不中听。

当然,他口无遮拦说出来的话也不中听,不过那只是脏话而已,赵大顺不在乎。

“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呀。”赵小禹胆怯地说。

“说吧,爸爸不生气。”赵大顺惬意地揉着肚子。

他心情好的时候,就给儿子当爸爸;心情不好的时候,则给儿子当老子,虽然意思一样,但给赵小禹造成的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区别。

他抚摸了一下儿子的头,见儿子正要开口,忽然又想起一事:“就是不准提孙寡妇!”

赵小禹缩了一下脖颈,只能把滑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我瞌睡了。”

“瞌睡去睡啊,谁拦着你了?”赵大顺竖起了眉毛,还是有点生气了,“自己铺床!这么大个人了,还等我吗?”

赵小禹噢了一声,到炕角将自己的被褥拉下来,脱下衣裤睡了。

赵家有三间房,是西北人情有独钟的“一进两开”的格局。

西房有一盘火炕,几乎占据了一半的面积,赵家祖孙三代,都在这盘火炕上睡觉。

火炕连着炕炉,冬春秋三季,就在炕炉做饭。

炕上铺着人造革油布,摆着炕桌,既是吃饭的饭桌,又是待客的茶桌。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说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不过这里的人很少喝米酒,他们更爱喝白酒,五十六度的高梁白是他们的最爱。

中间一间屋基本空着,只在夏天炎热的时候,炕烧得人受不了,便倒在这屋做饭。

西屋充当凉房用,堆满了各种粮食和杂物。

赵家不仅没有女人,连凉房、粮仓、厕所、院墙这类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没有。

赵天尧年轻的时候,懒得盖这些;等到他觉得这些有用的时候,已经老得盖不动了。

他不止一次让赵大顺起道院墙,齐齐整整才像个人家,女人们也愿意来窜门。赵大顺却总是一拖再拖,还振振有词:“没院墙好,省得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