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风口猪飞

陈晨总问这玩意儿你们军方没有,然后一问一个不吱声。

其实倒不是军用落后和先进的问题,而是军事工业产业链无法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

比起广度,其实民企的优势更大一些。

航空业是如此,陈晨料想造船工业也是大差不差。

于是他解释道:“毕竟是民用项目,曹总监的方案必须要在货运量方面取到最大值,最优方案。”

“这个我理解,但关键是咱得飞起来吧?”

陈晨信心满满:“飞的起来,我们的电磁弹射系统是最先进的。”

“再先进他能先进到哪里去?总不能比军方还……”

一言未必。

剧烈的气流声划破任乐霖的耳膜。

双尾蝎青春版如离弦之箭。

直奔云霄。

“我凑!还真行?”任乐霖整个人都看傻了。

陈晨倒没有多少惊讶,一副基操勿六的样子:“在风口上,猪都也可以飞起来。”

是。

曹子华的方案不走寻常路,完全没有气动设计,选择了最大化容量。

这样势必造成一些短板,比如构型和升力之类的。

但这个决定并不是曹子华做出来的,而是陈晨一开始就定下的基调。

短板可以有,稍微短一点没事。

他们可以在长处弥补。

因为晨盾的长处真的特别长。

眼前的弹射系统就是这个项目最大的法宝。

它的推力完全可以对标任何一艘在役军舰,性能完全没有损耗。

力大砖飞,这个真理到哪里都是好用的。

只要有足够的推力,飞机有没有气动都两可。

弹射和发动机给力,让汽油桶上天也就是一骨碌劲儿的事儿。

况且。

军用弹射器推的可都是J15、J35之类的。

这些战斗机满载挂弹各个都是几十吨张晓红。

双尾蝎青春版就算再重,它也是一款民用无人机,刨除了战斗系统和军用探测构件。

因此体量放在战斗机里也算小的。

所以无论是曹子华还是陈晨,都对今天的试飞充满了信心。

只有任乐霖这样没有见过魔法的麻瓜,在一旁手舞足蹈的666。

连续进行了三次测试之后,项目组得到了足够的实验反馈。

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有的只是一些细微参数的差错,只需要微调。

于是曹子华试验场地交给了谢超文的B22改。

……

……

一小时之后。

大洋彼岸。

太空军司令部。

一位联络员拿着最新的卫星图像来到了罗杰斯的办公桌前。

“阁下,最新情况,军用卫星侦查到东大正在东南山区进行飞行器试验。”

“该死。”

没等联络员将情报放在桌面上,罗杰斯的已经露出了痛苦面具。

太频繁了。

这已经是一个周内,他们得到的第三条消息了。

四天前。

军用卫星侦查到东大在东北区域进行飞行器试验。

根据己方的分析,这应该是东大正在研制中的六代机。

同一周。

又有普通民众在西南拍摄到新飞机的画面。

这架飞机的构型也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国防部紧急开会,确定这也是东大在研的六代机。

一代飞机,两家公司研制,而且都不是预研,全部都推进到了原型机试飞的阶段。

国防部如同惊弓之鸟,连着开了三天会。

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绝伦——东大遥遥领先。

在六代机方面,别说原型机了,自己这边连个图纸都看不到。

而人家一亮相就是两架,甚至还在内部进行良性竞争和循环。

罗杰斯也不知道这两架飞机哪一架会成为主力机,抑或者是全部列装。

本来已经够头疼的了,现在又来第三架!

罗杰斯甚至国内的航空工业已经没眼看了,但对方的进展有点太神速了。

他在内心默默祈祷,然后缓缓开口:“什么机型知道吗?”

联络员只是拿出一张分辨率很低的图片。

“根据现有情报,我们分析不出什么机型。”

罗杰斯接过照片,仔细的打量着。

画面上不只有一架飞机,而是三架。

单凭肉眼分辨,他确实看不出来正中央的那一架飞机是什么来路。

大致只能看到一个三角布局,类似B2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