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为鹰国自己造不出新的空间站,所以无论后来美俄的关系如何恶化,鹰国人在太空中都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和大熊绑在一起。
除了不太会造空间站外,鹰国从2011年开始还一度失去了载人航天的能力。
因为在这一年,他们的航天飞机全部退役了。
为什么退役呢?
当年航天飞机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其“可重复利用”的特性来降低发射成本。
按照NASA最初的设想,航天飞机的发射成本可以控制在每次6000万鹰元左右。
而又因为它一次能带7名宇航员,所以算下来每个宇航员的“机票”还不到1000万鹰元。
在航天领域,这简直就是白菜价。
但等到真正用起来了人们才发现,这个高级货的实际发射成本居然高达4.5亿鹰元/次。
如果把整个项目的研发制造费用全部摊进去,发射一次的成本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5亿鹰元。
15亿,7个人,每人两个鹰国小目标。
那么有没有改善优化的空间呢?
很遗憾,几乎没有。
航天飞机中间那个巨大的橙色燃料罐是一次性的,回收不了。
两边的固体助推器虽然可以在坠海后捞出来重新用,但维修成本很高。
也就是说,所谓的“可重复利用”其实仅限于中间的航天飞机本体。
而且航天飞机为了带7个人,尺寸设计得很大,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各方面的成本。
更糟的是,除了成本高昂以外,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能也十分堪忧。
鹰国在历史上总共造了5架航天飞机,其中的“企业”号为测试平台,不执行飞行任务。
其他的4架在30年里共执行了135次飞行任务。
这里面就炸了两次,损失14名宇航员。
也就是说如果从飞行次数的角度看,航天飞机的机毁人亡率是1.48%;从飞机数量的角度看,机毁人亡率则是50%。
这种数据就算NASA能承受,保险公司也扛不住。
所以它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那么在航天飞机正式退役的时候,鹰国准备了什么新装备来接替它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