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江湖再次风起

第918章江湖再次风起

“噹,噹”

静安寺的钟声,悠扬的响起,传遍了北山上下,

众多香客,都是虚诚的到了山脚,下车徒步上山进寺院上香,以示虚诚。

作为北地,

乃至于中原最大的佛家寺院,声名远播,在江湖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南边龙虎山的道门,并称江湖南北泰斗,

也不知何时,自从太后来静安寺进香之后,香客日益众多,而且江湖恩客,也是纷纷过来瞻仰,以求结交,

山下,正巧就有从外地而来的江湖中人,挤在山脚下的一个临时搭建的酒肆,喝着茶,吃着馕饼,虽然条件简陋,但是众多江湖客吃得欢心,酒盅一喝,几口馕饼下肚,好似有了货,这话匣子就给打开了,

几个从西北而来的刀客,涨红着脸喊道;

“这酒不错啊,不光纯,还特别烈,和娘们一样够劲。”

“啊哈哈。”

几人的浑话,也引得其余人放声大,只有邻桌人笑而不语,一位青城山门人,抿了一口茶水,摇摇头,

“这酒叫将军血,是关外的烈酒之一,好像是洛云侯府传出来的,一般人可是不敢下口,几位英雄倒是有豪气。”

这一夸赞,可把几位刀客乐了,回头一看,却是一个道家打扮的人,领头的刀客笑了笑,

“哈哈,有意思,你一个道家之人,竟然来佛家寺院山下喝酒,还有,你说的好,咱们西北刀客,就是讲义气,这酒吗,承蒙洛云侯他老人家恩惠,赏给咱们这些江湖人吃。”

说完,几人还对着关外抱拳,如今不光朝堂,江湖上更是盛传洛云侯的名头,如今洛云侯位极人臣,手握大军,封震关外,年岁刚即弱冠,实乃天下瞩目,尤其是其文采,更让天下之人传唱,刚刚说的老人家不过是江湖上的敬重之语气。

“几位英雄说得好,这种贵人喝的烈酒,以往都是京城里,那些世家勋贵世家地窖里的珍藏,一生不见得我等能喝上一口,

后来,确实是侯爷恩惠,许多酒水平价出售,也让我等江湖中人,一饱口福,至于你们说,道家之人,为何来寺院,自然是想瞻仰无心方丈的风采,老道不才,青城青元子是也。”

话说西南的青城派,乃是蜀地青城山上的名门大派,名震西南番邦,又紧跟龙虎山的道门分支,二者渊源已深,相辅相成,但是青城派乃是后来者,位居第三,

只有道家另一个门派武当山,才能并称道家圣地,而北山静安寺,位于京城福地,名震关内外,几乎是家喻户晓,还有苏州金山寺,处在江南腹地,一南一北则是佛家两处圣地,

佛道两家,

自古源远流长,江湖上青城派,就派出门人子弟,行走江湖,以求道门后来者居上,想争一争道家圣地的美誉,可惜,青城派的武功底蕴,还是欠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堪堪止步于此。

“哎呀,原来是道家青城派的前辈,某家几位有礼了,”

几位刀客,行走江湖多年,人情世故信手捏来,竟然放下碗筷,起身施了礼数,青元子亦起身回礼,这样一来,几人就熟络了许多,

“不知前辈来此,所谓何事?这里可是静安寺呢。”

又有刀客问询,周围不少小门小派的江湖人,也都来了兴趣,他们来此,不过是寻个机缘,说是静安寺可能招收俗家弟子,要是能留下,学个一年半载的,也是机缘所在,

“哈哈,道门难道就不能来佛门看看了,天下哪有这般道理,老道今个来也是顺路,想看看寺中老和尚,是不是济世救人,话说京南白莲教重出江湖,并且把汝南重镇都给打下来了,在南边,有江湖传言,白莲教教主,已经练成白莲教至高武学,白莲圣经,也不知真假,”

说到此处,简陋的酒肆内静悄悄的,所有人脸上都有些难看,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白莲教可不是普通的民乱匪患,太平教反了之后,江湖还没有传言,但是白莲教一反,整个江湖哗然,许多小门小派弟子,竟然不少人是白莲教的香主,堂主,白水月振臂一会,各门各派响应者可不少,

这些日子,整个江湖都是在盛传,白莲教主已经恢复了整个白莲教的元气了,

“这位道长,您消息灵通,白莲教的教主,一向神秘莫测,听说南边的五湖盟,虎啸门,铁掌帮,清风寨,凌云阁,还有玄冰宫等,纷纷有俗家子弟响应,加入其中,某家不才,知道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说话之人是一位壮汉,穿着短打,身后背上着一把鬼头刀,络腮胡子看不清长相,但是两鬓处太阳穴臌胀,显然是个内家高手,青元子不敢托大,拱手道;

“敢问英雄,什么天大的消息?”

“哈哈,哪里是什么英雄,在下乃是金刀门的人,行走江湖多年,恰巧在西河郡拜山的时候,遇上了伏牛派的一位前辈,闲聊几句话之后,才极为担心的,”

金刀门的这位内家高手满脸忧愁,西河郡本就是势力纷杂,江湖门派众多,加之匪盗猖獗,除了县城州府,还在朝廷手中,其余的地方,几乎是瓜分完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江湖上,人人可知,

“哦,那不知这位前辈说了什么,才让英雄极为担心的?”

几位刀客大开眼界,刚来中原腹地,竟然能听到这种消息,果真是京城,消息灵通,南边太平教起事,他们知道,可是白莲教重出江湖,他们几个人可是一点不知晓,饭也不吃了,坐在那竖起耳朵聆听,整个酒肆的人,都静悄悄等着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