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九章 验证(二合一)

代晋 大苹果 2745 字 13天前

李徽拿起一枚,拉开枪栓,将子弹塞入枪膛,缓缓将子弹推入枪膛内部,然后举枪瞄准前方的五十步开外的巨型木靶。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李徽。其实,从数月之前李徽开始大张旗鼓的建设这里的时候,许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李徽到底在干什么。当然,这得益于保密措施的完备。另一方面,就算他们知道一些碎片,也明白其中的原理。一些最接近核心的人员,只知道李徽在制造一种新的火药,能够不用点火便可击发。绝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但所有人都明白,李徽大费周章,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搞这样的东西,显然不是闹着玩。这件事如果失败,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多人在过去四个多月以来的辛苦建设的成果。

李徽自己也很激动。穿越至此,他有无数个将后世的东西搬运而来的想法。但事实证明,受限于科技水平和工艺水平,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直到今天,他能够成功的事情不多。火器这件事是不多的其中之一。

现在,自己要沿着这条路更进一步,大费周折的用极低的效率和极高的损耗弄出来的底火若是不能成功,那对自己而言将是极大的打击。

即便在不久前,用底火引燃颗粒黑火药的试验进行了多次,但此刻能否真正的射出子弹,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应用,为自己的想法赋予实际的意义,完成一个划时代的火器的革命,李徽还是没有万全的把握。

“预备!瞄准!”李徽自己为自己喊起了口令。同时打开了锁定扳机的按钮,手指扣上了扳机。

“击发。”李徽低吼一声,扣动了扳机。

在那一刹那,李徽清晰的听到了弹簧装置弹开的声音,弹簧松开的一刹那开始复原,推动钢制探针向前撞击,精准的撞击到了子弹尾部的凹槽内。一瞬间,雷汞在撞击之中被引燃,然后引燃了弹壳内部的黑火药。轰鸣声中,李徽手中的枪支巨震,枪口喷出了烟火。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当火器在没有点火的情形下轰鸣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惊讶不已。

五十步外,守靶的兵士迅速的冲向了靶子位置。无需费力的寻找,他们迅速的在厚厚的木靶上方位置找到了着弹点。其实他们早看到了靶子被击中的瞬间,木屑纷飞的场面。那靶子上方位置,一枚变了形的弹头深深的嵌入其中。厚达寸许的木板,差点被贯穿。

“中了,中了。成功了。”身旁亲卫大喜叫道。

李徽心中激动之极,他拉开枪栓,撞针外缘钩针勾住弹壳后方的外沟槽将弹壳顺利的拉了出来,完成了弹壳的退出过程。而这个过程,比之顺利击发更为重要,这表明原理设计方面毫无问题。

只能说,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后世参加的多次军训活动,军训教官曾讲解过枪支的原理和构造,还组织过拆分组装枪支的比赛。李徽当年虽非优异者,但是对其原理颇有印象。仔细回想之后,大部分都可记起,那毕竟是记忆颇深的事情。得益于徐州能工巧匠的手段,今日居然能够成功还原,当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强抑心中激动,李徽开始连续射击,测试底火的稳定击发性以及枪械的性能。啪啪啪的射击声连续不断,响彻山谷。李徽的动作已经足够缓慢了,尽量做到稳定而不乱,所以数息才射出一枚子弹。但尽管如此,其速度已经超出了之前老式火铳许多。若是训练之后动作娴熟的兵士,射击的间隔定然更短,这绝对是大大提高了效率,而对火器而言,快速击发的效率便是战斗力。

不过连续发射了八枚子弹之后,枪支卡壳了。第八发子弹壳没能顺利的勾出,不得不采用其他的手段将弹壳取出。这其实在李徽的意料之中。制造工艺还很粗糙,不可能不出毛病。枪械尚未定型,还需精进,原理机械方面还能优化,但那是后面要做的事情了。也许要完善这些事的时间还很漫长,但万事开头难,最难的一关已经跨过了。

李徽心情喜悦,脸上严肃的表情也开始放松。

接下来,便是火炮弹药的试验。说白了,便是触炸式火帽是否有效。

之前发射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心炮弹,以打击固定目标设施和器械,起到破坏建筑箭塔城楼城门以及投石车等攻城器械的作用。这一种乏善可陈,完全靠着撞击之力,在炮膛以火药推动打击对手而已。

另外一种便是爆炸式的。同样是铁球炸弹,里边装满了火药和弹片。在发射之前,预留有火绳。按照火绳燃烧的长短控制爆炸时间。

这有个大问题便是,时间的控制无法精确,火绳燃烧的速度和射程不能完全匹配。有时候射在空中便爆炸了,有时候落地许久尚未爆炸。这对于火炮而言,显然是个麻烦。

有了雷汞之后,便可在炮弹上安装火帽。内有雷汞的火帽在落地撞击之后便会爆炸,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一门崭新的火炮被推到发射阵地上,李徽亲自动手,拿起一枚包裹在铜皮之中的火帽将其牢牢的嵌在一枚梭形炮弹的前部,完成了火帽和炮弹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