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为何不让本人嘉奖他们?”桓玄笑道。
中年男子笑道:“赏罚要严明,赏罚要有度。此不过是操演罢了,又非实战。此刻重赏,打仗胜利之后又当如何?南郡公要明白,操练和打仗是两回事。可以酒肉赏赐,不可以官职晋升赏赐他们。若褒奖太容易,便显草率,也不利于全军士气。水军如此,陆上兵马会怎么想?陆上将士们一样训练优秀。”
桓玄想了想,点头笑道:“范之所言极是。传令,赏赐酒肉,犒赏……水军和其他兵马。”
中年男子摇着蒲扇微笑点头。神态极为嘉许。
这中年男子名叫卞范之,荆州人氏,桓玄小时候便和他相识。之前是丹阳丞,两年前被任命为荆州始安郡太守。始安郡尚在零陵郡西南,地处西南偏远之地,是个贫瘠之所。
桓玄到江州之后,身边缺少谋主,于是便命人去请卞泛之前来。卞范之欣然应允,前来桓玄帐下就任长史之职,成为了桓玄身边的谋主。
这卞范之颇有谋略,聪慧睿智,少时便在荆州有名气。据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诸葛孔明,也不在乎别人的异样目光,搞了一套行头,鹅毛扇通天冠,打扮的如诸葛孔明的样子。
不过,他的本事是有的,他到来之后,谋划得当,诸事顺当。本来桓玄来到江州,事情干头万绪,内外还有各种不信任和质疑,短短时间便被卞范之理顺。按照他的步骤,一步步的稳步进行。半年时间,桓玄便已经站稳了脚跟,并且募集了大量的兵马,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水军精锐。
当然,这和桓氏雄厚的财力和声望人脉有关。桓玄抵达江州之后,又有桓熙相助,江州故老纷纷表示欢迎。那王愉离职回京就任门下省侍中的时候,也不禁感叹桓氏在江州的影响力。他来江州任职也近半年时间,本地豪族和一些名士他见都没见过,请他们都不来。但桓玄一来,这帮家伙都出来了。出谋划策,主动捐献粮草物资,这是自己根本没有享受到的待遇。
不过王愉倒也无所谓,他本就不想在江州任职,此处是是非之地。他只是奇怪,司马道子为何会让桓玄担任江州刺史,和许多其他人一样,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不过这不关他的事,他王愉只要能舒舒服服的在京城为官,其他的便不多想了。
桓玄这半年来招兵买马,桓氏高隆的声望之下,吸引来诸多人才前来投奔。现如今,桓玄帐下可谓人才济济,谋士将领云集,荆州百姓和江州各地的青壮也纷纷前来入军。连桓玄自己也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盛况。
而随着兵力的庞大,人才的云集,桓玄在江州也站稳了脚跟。江州地域广大,下辖十郡之地,人口众多。而江州绝大部分地区在内陆之地,少受战火。当年桓冲牧守于此,治理的成果颇好,人口增加,物产丰茂,为桓温提供了大量的粮草人力资源。可以说,桓温之所以能够南征北战,屡败而不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桓冲给他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虽然桓冲对兄长想要篡夺的行为并不赞成,但是桓氏一体,这些支持可从未断绝过。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江州甚至比荆州的地理位置更佳。它和京畿接壤,距离京城一步之遥,和三吴之地交通,可谓是得天独厚。更无荆州面临北方的巨大威胁,是一处适合休养生息发展实力的好地方。如果拿徐州的地理位置和江州比较,二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唯一不好的一点便是,江州夹在荆州和京城之间,成为了东进和西进的必攻之地。一旦有乱,江州便要成为战场,这可能是唯一不好的地方了。但瑕不掩瑜,桓玄在江州站稳脚跟,对他而言,已经完成了重大的战略目标。
桓玄等人做了初步的估算,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今年年底,江州兵马扩充到五万甚至更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