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抢滩登陆

学诚从望远镜看着防御部队撤退,看着腕表,“再给预备队5分钟,5分钟后马上撤离,等待倭国抢滩。”

收到学诚命令的预备队完美落实了学诚的命令,这下倒是轮到倭国进退不得了,奉系放弃前沿阵地了,前面是不是有埋伏?

倭国第三战场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看着沙盘陷入了沉思,“别想了,拿下吧,埋伏也好,陷阱也好,总之就是假的我们也得变成真的,大倭帝国的近况你也应该有所了解吧。”总指挥叹气道。

“嗯,听说了,那就别犹豫了,直接拿下吧。”副总指挥也说道。

倭国军队在短暂的犹豫后,决定继续向前推进,拿下奉系放弃的前沿阵地。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着,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埋伏,部队缓缓前行,士兵们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打了好几天都没拿下的阵地,现在奉系拱手让人,不只是指挥官知道有问题,老兵们都知道现在上去就是炮灰。

当倭国逐渐接近前沿阵地时,却发现这里出奇地安静,只有被遗弃的战壕和一些残破的军事设施,倭国士兵们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但在上级的命令下,他们不得不继续前进,占领了前沿阵地,他们迅速展开部署,建立防御工事,以防奉系军队的反击。

此时,在不远处的一个隐蔽处,学诚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倭国军队的一举一动,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早已料到倭国军队会冒险占领沙滩地带,所以学诚并没有在沙滩上准备陷阱,让他们误以为这里有埋伏。

“重炮部队和喀秋莎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吧,如果可以再等等,等他们多上点人和武器装备,一旦发现他们异动,以炮声为令,直接开始无差别轰炸,陆军跟上,坦克开头,重新夺回沙滩。”学诚并没有在阵地上设伏。

在学诚的精心谋划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倭国军队在占领的前沿阵地中,紧张的气氛却并未消散,那些经验丰富的倭国老兵们虽然按照命令执行着任务,但心中的不安始终如影随形。

倭国指挥官们也同样忐忑不安,他们不断地派出侦察兵四处打探,试图找出奉系军队可能设下的埋伏,他们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劳,除了那一片寂静的沙滩和残破的设施,什么也没有发现,毕竟这里也确实没有埋伏。

而在不远处的隐蔽处,学诚耐心地等待着最佳时机,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望远镜中的倭国军队,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和兵力部署,重炮部队和喀秋莎火箭炮部队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他一声令下,便会如雷霆般出击。

一夜过后,倭国军队开始逐渐放松警惕。他们开始向这片新占领的阵地运送更多的武器装备和人员,试图巩固自己的防线,殊不知,学诚和各大重炮部队的人就这样在暗处看了他们一晚上,终于等到了。

终于,当倭国军队的兵力和装备达到预期的程度时,重炮部队的旅长也是发来电报:询问是否开始进攻,学诚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打算来一波富贵险中求,回电到:时机未到,如有异动可自行开火,现在等待命令。

学诚再次观察了一上午,发现倭国在等待什么,于是让空军象征性的干扰一下,终于在奉系的空军出现后,倭国的两大指挥也是齐齐的松了一口气,看样子不像是埋伏,在奉系空军”不敌“倭国空军后,终于大批量的辎重开始上岸。

学诚耐着性子,直到临近中午,他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寂静,重炮部队和喀秋莎火箭炮如狂风暴雨般向倭国军队所在的沙滩地带倾泻着炮弹。

瞬间,沙滩上变成了一片火海,炮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倭国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他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却根本找不到任何安全的地方,而且由于很多辎重上岸,倭国方面还引起了殉爆,一时之间损失惨重,在重炮的打击下,在松软沙滩上搭建的防御工事也像豆腐一样,应声倒塌。

在炮火的掩护下,奉系军队的陆军如钢铁洪流般冲向沙滩,坦克部队冲在最前面,履带滚滚,气势磅礴,士兵们奋勇向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夺回沙滩,不能给南方军区丢人,只是随着越来越近,坦克也陷入了沙滩,但是倭国现在却连像样的反攻都做不到。

倭国军队在这猛烈的攻击下,完全陷入了混乱,他们的防御工事在炮火中被摧毁殆尽,士兵们死伤惨重,一些倭国士兵侥幸逃过了地毯式轰炸,试图组织抵抗,但在奉系军队的强大攻势下,他们的抵抗显得那么无力。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毫无疑问,这次奉系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沙滩上,到处都是硝烟和战火,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奉系军队的士兵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继续向前推进,一步一步地朝着最初的目标和一开始奉系的防御工事靠近,只是战场惨不忍睹,根本已经分不清楚一开始的防线在哪里。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奉系军队终于成功地夺回了沙滩,学诚看着重新在滩头立起的奉系和南方军区的旗帜,心中只能说是毫无波澜,如果这都打不赢,学诚就打算带着南方军区直接回家养猪,“打扫一下战场,该修筑工事的修筑工事,等到晚上涨潮后,第二天的沙滩上也看不出来战场的惨况,收敛好兄弟们的尸首,到时候我带他们回家。”

命令下达后,士兵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横七竖八的尸体之间,将奉系战士的尸首轻轻抬起,眼中满是悲痛与敬意,他们在昨天还是兄弟,还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可是他们却永远的睡在了十里洋场,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