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吉隆镇·吉隆口岸·吉甫村

房车环游记 画虎成猫 1172 字 2个月前

吉隆口岸位于吉隆镇热索村。

虎永刚到那里的时候,看到的是,两河交汇的三角平坝上,当地村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在靠北面山崖建起了一排二层藏式民居。

几乎都是二楼住人,一楼开店铺,茶馆、饭店、小商店,一应俱全。

商店里既有中国制造的日常用品,也有尼泊尔产的小商品。

这里的村民除了从事小规模的农牧业,还经常和尼泊尔方面开展小额民间贸易。

双方边民不仅在边贸上互有来 往,也有相互通婚的现象,衣着服饰和饮食习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大多数人一年四季穿拖鞋,天凉的时候也只是多了双袜子。

他们还看到,有年长的妇女坐在自家的门庭前,用古老的自制工具悠然地纺纱织布。

热索村这里的边境线是以东林藏布河道中心为界,村南两河交汇处的河畔上,矗立着我国的第48号界碑。

吉隆口岸,早上世纪70年代,就被中国确定为一类陆路通商口岸,曾是西藏对尼泊尔最大贸易口岸。

但它的规模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了,只有一栋二层小楼,工作人员也只有5名。

而且这里还有个特别的雅号,叫做“吊桥口岸”。

这是因为它的过境通道只是一座吊桥,每天上午11点,工作人员走上有些晃动的铁索桥,用钥匙打开了桥上的一道铁门,吉隆热索桥口岸才开始它一天的工作。

时至今日,经过吉隆口岸的物资仍然靠人力在狭窄的铁索桥上背进背出,现在商户都是本地人,只允许进行边民互贸,其他地方的人现在还不允许在这里进行贸易,而且也没有第三方出入境旅游服务。

东林藏布河上,间距不过五十米,有三座桥梁横跨两岸,桥下波浪滚滚、涛声如雷。

靠上游的是一座钢索木质吊桥,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在已经废弃,残 存的钢索和黑色的木方在河谷上空随风飘摇;中间是一座钢索铁桥板铁护网的钢铁吊桥,是现在两岸边民往来的主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