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独当一面的刘铁林!!!

书房中,仅剩下刘之野和刘铁林兄弟二人谈话。

“这案子不是已经了结了吗?怎还这般忙碌?”刘之野疑惑道。

这兄弟俩都已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平素见面的机会着实不多。

“这案子是结束了,现在又碰上了另一件棘手的案子……”刘铁林有些头疼。

刘铁林颇为头疼地念叨着:“这案子算是了结了,可眼下又摊上了另一件麻烦事……”

刘之野则笑着问道:“啥案子呀,能把你这位副局长愁成这样?”

刘铁林回应道:“是一起涉特案,上边极为重视!”

“哦?能讲讲不?”好些年没碰过这类案件了,刘之野满心好奇。

刘铁林点点头道:“别人肯定需要保密,但是哥您想知道,肯定是没问题的!”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三年前的一天,一封热心的C阳群众发了一封举报信寄到了市局。

来信里说:过年前从外地来了一个叫李佳琪的瘸腿老头,问他他说是来燕京治疗腿病的。

可是来了这么久还从未看到他怎么治病,却见他常常拄着拐棍在街上闲逛。

最近,又从香江来了一个人,两次找到他,给他带来了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还有不少时髦款式的衣服等。

李佳琪对别人说,来送东西的是他妹妹的孩子。

奇怪的是,这个香江来的“外甥”却从不叫他“舅舅”,反倒叫他“李先生”。

李佳琪也从未留过这个多年未见面的“外甥”在家吃顿家常饭,总之,这个老头总让人感觉怪怪的。

听到这里,刘之野不得不佩服这年头燕京普通群众对敌特那种极高的警惕性,

就是到了后世,C阳大妈们的名声也是名震京城的,干坏事的人都逃不过C阳区戴红袖章的那些大爷大妈的眼睛。

刘铁林继续接着说……

这封群众来信,立即引起了市局的高度重视。为此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刘铁林亲自挂帅。

那这位李佳琪是何许人也?

刘铁林调查李佳琪的信息后不禁大吃一惊,此人曾是果党军统上校。

李佳琪出生于1927年,北河丰县人。

他很小就在燕京上小学、中学,由于父亲去世较早,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16岁就参加了果党“夏铁血锄奸团”。

所谓锄奸团就是果统专门搞暗杀、绑架的机构,戴立对此非常热衷,早年间曾组织过刺杀王、杨、唐、汪等人。

暗杀活动一般由行动组执行,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和社会底层,因为这类人血气方刚,没有多少顾忌,思想上也容易控制。

参加行动组的人,一般都能练就杀人不眨眼的本领……

“这人不是被抓了吗?怎么又跟敌特联系上了?”刘铁林觉得可能碰上一条大鱼了。

很快经调查组秘密调查调查,这位李佳琪是在79年12月份初从海青来燕京投靠其四叔的,他根本没有什么妹妹在香江。

有关他的详细材料迅速汇集起来。

李佳琪:16岁参加了果党军统“华北铁血锄奸团”;17岁就当上了军统豫东组上尉组员;19岁任军统燕京站少校组员;20岁被任命果党保密局沂蒙特别组上校副组长;47年被我军逮捕。

解放后,他在海青服刑,75年12月被释放,留场就业。

79年底,李佳琪就以看病为名来了燕京。

鉴于这种情况,对敌经验丰富的刘铁林迅速判断,李佳琪具有重新犯罪的极大可能性。

事件的发展果真如此。

后续调查发现,早在1979年5月,曾和李佳琪一起留场就业的犯人陈某申请去风车国探亲。

陈某向李佳琪提起,他将经香江去风车国探亲,他的儿子在那开餐馆。

特务出身的李佳琪很快就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信息,他很热情地表示自己对燕京很熟,还有亲戚在那里,可以陪陈某去办理出国手续。

在陈某准备离开的头一天晚上,李佳琪为他践行,几杯酒下肚竟然伤感地哭了起来。

陈某连忙问:“老李,怎么回事?”

李佳琪说:“在这就属你跟我关系最好,你走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能否拜托你帮我办一件事?”

陈某连忙说:“有什么能帮得上的,你尽管说好了。”

李佳琪也不再绕弯子,说道:“我的底细你也知道,到了香江你找到“红棉酒家”帮我接上关系。

那是‘保密局’驻香江秘密联络点,联络人是李佳宝,

我的化名是郑辰,代号1078。这些话我憋在心里几十年,这回全靠你了。”

陈某见他掏心掏肺,便一口答应。

不久李佳琪果然收到一封李佳宝寄来的信,看到这三个字他激动得手发抖。

李佳宝其实是敌特的代号,信件内容表面上看是一些嘘寒问暖的话,实际上用密写药水写了许多指令,要求李佳琪发展特务组织并定时汇报情况。

密写药水是隐蔽工作常用的一种工具,电视剧《潜伏》中就提到过一种鹰国生产的密写药水,写好字后要用火烤才是显示出来,但5分钟后它会自动消失,需要再次用火烧才会显现。

从此,敌特就以他所谓的妹妹李佳宝的名义,长期跟他通信,保持秘密联络。

所谓乐极生悲,李佳琪还没高兴几天,便在骑马的时候摔断了腿。

治疗期间,他在想海青如此偏僻,人烟稀少,消息闭塞,根本搞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何不以治疗腿伤为名,向农场请假,去投靠燕京的亲戚?那里是首都,更能搞到有价值的情报。

79年底,李佳琪来到燕京寄宿在五叔家中,期间他频繁与驻香江的敌特联系,很急迫地想要与他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