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帝扃与廑

姒扃,这位身世显赫之人,乃是泄之子、不降之弟,最终登上了夏朝第十二任君主的宝座。时光回溯至帝不降在位的第五十九个年头,此时的姒不降经过深思熟虑,鉴于其弟姒扃多年来积累下的丰富执政经验,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王位禅让予弟弟姒扃。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姒扃正式即位,开启了帝扃元年戊戌的新纪元。

而对于此次禅让之举,后世的《竹书纪年》给予了高度评价:“(不降)五十九年,逊位于后扃,三代之世内禅,惟不降实有圣德。”在此处所提及的三代,具体指的便是夏、商、周三朝。由此可见,这次禅让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帝扃十年。就在这一年,姒扃的长兄姒不降与世长辞,这无疑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然而,作为一国之君,姒扃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不能沉浸于悲痛之中太久。于是,他强忍哀伤,继续治理国家,力求不辜负兄长对他的信任与期望。

又过了八年,即帝扃十八年,姒扃终因积劳成疾,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画上了统治生涯的句号。尽管他的在位时间相对较短,但他的功绩依然不可磨灭,为夏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夏朝第十三位君主名为姒廑,他最初名为胤甲。这个名字背后或许有着特殊的寓意或者家族传承的意义,然而,他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姒廑”却带着一段曲折且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故事。

姒廑统治夏朝的时期,整个国家像是被恶魔施加了酷刑一般,遭遇了一场极为罕见且异常的高温天气。那炽热的阳光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毫不留情地烘烤着大地。田野里原本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庄稼,在这高温的炙烤下逐渐变得萎靡不振,仿佛被抽干了生命力,眼看就要被晒焦。河流,那些曾经是大地脉络的灵动水域,也像是被高温蒸发得失去了活力,渐渐干涸,只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干涸河床,在烈日下像一道道丑陋的伤疤。土地更是不堪忍受这酷热的折磨,出现了深深的裂痕,像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无声地诉说着所遭受的灾难。

在这场灾难面前,民众们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受害者。他们的生活被这场高温搅得苦不堪言,每天都要在酷热难耐的环境下艰难求生。许多人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毫无抵抗之力,各种高温疾病如影随形地缠上了他们。虚弱、发热、脱水,这些症状在民众中此起彼伏,许多人最终还是未能抵御病魔的侵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然而,此时的姒廑却全然不顾民众的死活。他躲在精心打造的避暑别墅之中,那别墅仿佛是尘世中的一方清凉仙境,有着各种巧妙的降温设施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他在里面尽情享受着清凉惬意的生活,对着外面的酷热和民众的苦难不闻不问,就好像他只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人,与这个饱受苦难的国家毫无关系。

民众们心中原本对君主怀着敬畏、期望和信任,可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下,这些情感逐渐被愤怒、愤懑与失望所取代。他们对姒廑的行为感到无比的痛心和失望,于是便用一种讽刺的方式称呼他为“廑”。这个名字像是民众愤怒的呐喊,是对姒廑不顾民众疾苦的一种控诉,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最终成为了他被后世所知晓的名字。

姒廑乃是夏王姒扃之子,他的出生可是承载着诸多期待。那是在姒不降在位的第四十年,他就如同一个被上天赋予特殊使命的希望之星呱呱坠地。而且他是姒扃王的幼子,幼子往往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同时也可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姒扃继承王位的那一年的特殊时刻,整个朝堂像是一艘在航行中面临转向的关键船只,围绕王位继承人展开了一场非常重要且热烈的讨论。

众多忠诚的臣子们,他们一心为了夏朝的发展和稳定,鉴于姒廑身份的特殊以及自身的特质,积极地提议立他为太子。他们看到了姒廑身上的闪光点,或许是他聪慧的头脑,或许是他善良的品性,或许是他展现出的领导潜力。然而,姒廑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谦逊品德。他深知王位背后所承载的巨大责任,也明白在这个时候,尊重传统和长幼顺序的重要性。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辞让太子的位置,每一个理由都充满了对家族、对传统、对夏朝的尊重。他认为自己的堂兄孔甲年长,在家族的长幼秩序中,年长者具有一定的优先性;而且在血脉传承方面,孔甲作为先王的后代,在那个注重家族传承和正统性的时代里,有着更为合适的理由继承王位的尊荣。

可是,群臣们深知姒廑的优秀之处。他的才华、品德以及对夏朝的责任感,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朝堂之上闪耀着光芒。这些忠诚的臣子们不愿意放过这样一个能为夏朝带来更好未来的继承人,经过多次诚挚的请求,他们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不断地向姒廑表达着他们的期望和信任。最终,姒廑在这众多期待的目光下,考虑到夏朝的整体利益,接受了太子这一意义重大且肩负着巨大责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