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无数可见或不可见的情感铺垫,向对方而行的付出追忆。
现在仅仅只是抱在一起,感受着小昔在胸口不停歇地画着圆圈,李忘昔都心满意足,幸福无比。
小昔就这样享受着,体会着,也并不期望李忘昔能主动道歉。
什么嘛。
道歉什么的,都是那样啦~
人这一生最难说出的两句话,无非就是———我爱你、对不起。
爱不爱?小昔比任何人都清楚。
而“对不起”嘛…
这可是自己选的男人,一生的挚爱,什么性格还不知道吗?
闷骚又注重自尊。说别人是小孩,结果比别人更孩子气。
说“对不起”?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啦。
李忘昔就是那种自己能不说就绝对不说对不起,并且也不想听别人说对不起的人。
因为别人说对不起,他完全不会在乎。假设在在乎,他也不会让对方说出来,而是在这之前就让专门处理这方面事务的人介入了。
所以其实,小昔自始至终都没想让李忘昔道歉,或者交换主导权,她更多的也只是宣泄情绪而已。
只不过她知道,每一件经历的事都会让李忘昔成长。
以宣泄情绪来让李忘昔知道自己的诉求,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相濡以沫的憧憬。
这就够了。
就够了…
其余的均为心照不宣,能理解的会知道,理解不了的分道扬镳。
正常情况下,还是那句话,“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从小昔的“第三”反应也可以变相证明。
小昔自始至终就跟古颜一样,根本就不善良。
看着善良、感觉善良、主观善良,都不是真的善良,但同样也不属于伪善,两者不同,只是两种不同情况罢了。
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小昔对特定的某些事物不会心软,对那些让自己感到痛苦,感到悔恨,感到咬牙切齿乃至在无意中便会被当作结痂揭开的人同样满载恨意。古颜也是一样。
只不过因为李忘昔的爱护、陪伴、优待、宠溺,有这些正面情绪的影响,小昔从不轻易表露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敏感与邪恶。
而对邪恶这一条来说,古颜却毫不避讳,这是小昔自觉跟她不同的点之一。
她们都是心怀恶念的人,以李忘昔为自我约束的界限隐忍心中的冲动,贴近相对为善的期待。
这也并不是说李忘昔的期望是错的,而是说他的期望太主观了,总是按捺不住去在不确定的记忆里定义她们。
如此,没有分歧实属怪事。
李忘昔做着恶事却又想让小昔单纯善良。
小昔心怀恶念却又怕李忘昔会因恶而受伤。
但人生嘛,就是不断一往无前,撞破南墙或跌倒沙地,进而否定自我,重组自我,改变自我,缓慢爬起抚平伤痛,重新扬帆的过程。
善与恶,都是主观的,没有绝对的平衡,更多是在中间那抹灰中反复游荡。
所以每个大阶段甚至每个小时间段,想的、干的,都是人生一个锚点的证明。
不仅仅是充满着爱意与轻松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