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杨廷和回归的首次战败,朝堂之上,儒臣们开始蛰伏,做着那些无关紧要,费力不讨好的各种工作。湖广与江南也看起来风平浪静,就连南昌与赣州都没有了贼人异动。整个大明看似一片祥和景象。
从江南一群被流放的官员,南京的此前六部的大臣正在被刑部的人马看押着北上,这些活下来的罪人都会被流放到草原,而此时的钱仲元已经以商贾梁仲元之名,抵达了大同。依靠神秘人还给自己的家产,开始在大同做起了商人,并等待着来自江南的流放者。
如今的大同,江彬依然领兵驻守,杨一清作为山西布政使,治理整个山西行省的事宜。而王勋已经带着前大同军深入草原察哈尔部,按照皇帝的旨意为察哈尔部建设属于自己的城池。
满都海与达延汗依然靠着仅存的兵力,为大明清扫瓦剌的残部。
瓦剌此前与鞑靼可谓是不分伯仲,在草原的地位也是平起平坐。由于此前达延汗有玄雀的支持,这才让瓦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迅速土崩瓦解,而此后达延汗更是横扫整个草原,成为了草原短暂的主宰。
此前十五万大军,并不是整个草原所有的兵力,但是大明军的恐怖则是铭刻在这些草原幸存者的心里。
如今,整个察哈尔部都挂着朱厚照与银河的画像,他们如今可以认定,朱厚照乃是长生天之子,而银河则是天将!二人是他们的梦魇,同时也是他们的神明。
因为如此,那些没有参与战役的草原人将这些害怕大明军的幸存者称作胆小无能的臣服者!也是因为这种互相的不理解,很多部族开始分化成了两派。臣服者们在自己的部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大批的臣服者被部族赶了出来,他们也很无奈,只能带着自己的家眷投靠实力最强的察哈尔部。
兵部尚书王琼一直也没有闲着,草原各部的动向从王勋的蒙古守备军那里获取消息,然后根据传来的消息与朱厚照商议相关的对策。
正德十三年四月初九,京师朝堂
“启奏陛下,蒙古自治区在三月末出现了大批顽固派分子,他们将自己部族内参与过察哈尔之战的族人成为臣服者,并驱赶出部族,四月初开始有大批所谓的臣服者聚集在察哈尔部,蒙古自治区掌管哈图孟克上书,请陛下加派守备军人手,支援兵器与战甲,以安蒙古族百姓的民心。”
众臣开始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