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后,朝堂之上
“臣杨一清有本启奏。”
随即杨一清将自己拟好的折子递给了张永,接着说道。
“如今殿下着重于京师各项工程的督建事宜,臣乃是鼎力支持,但山西一地的战后重建也是迫在眉睫,臣今日毛遂自荐!希望陛下准允臣作为山西布政使,派臣前往山西亲自处理山西战后重建工作,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分忧!臣也明白,内阁之位不能空缺,所以臣以为陛下是时候将杨阁老请回内阁!”
虽然杨一清是实干派的大臣,但他也是杨廷和一派忠实的拥趸者!毕竟他能有今天,全凭杨廷和一手提拔,如果自己离开,却又不推举杨廷和回归,那么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山西文臣的圈子里就会无法生存,更不要说指挥他们为自己做事了。
这件事,无论是梁储蒋冕毛纪清楚,靳贵也很清楚,就算是朱厚照也非常的清楚,虽然朱厚照心里有些难受,但是杨廷和的回归,他实在是不能拒绝。毕竟这朝堂之上还有很多儒家子弟,还有很多事需要他们为朝廷出力,如今还远远没有到将他们赶尽杀绝的时候。
况且朱厚照本人也不是完全不信任杨廷和,思来想去,杨一清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办法。这一点就连靳贵也是支持的,虽然靳贵与杨廷有些不合。
“其余三位阁老有何异议?”
“臣附议!”
“臣也复议!”
梁储蒋冕这两个货心里都乐开了花了!纷纷表示没有意见。
“老臣……复议!”
靳贵说话之时中间卡顿了一下,但是最终还是表示没有意见。
此时,朱厚照想起了之前与银河前不久在通讯里的讨论。
如今正是朱厚照百废待兴之时,科举改革势必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而这个时候如果杨廷和有回归的机会,银河建议皇帝同意此举。银河认为如今无论是宫中还是朝堂,他杨廷和已经没法做到之前那般权势滔天了,就此利用他杨廷和的名声就能稳定人心,也是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