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玉螭纹笔

我家有座博物馆 九尺三 1165 字 18小时前

很快,在破镜重圆的帮助下,单铭手中的青玉逐渐被雕琢成型。

在经过多次的比对之后,他终于开始了粘接。

两段青玉被粘合在一起,这只民代玉螭纹笔的笔管,终于恢复了它原本的长度。

修复到这里并未结束,接下来是重新雕琢笔管表面,是螭龙的纹理更加的明显。

这一步又耗费了单铭不少的时日。

文物修复,其实讲究的就是一个枯燥。

和其他的工作不同,文物修复绝大部分的时间,是紧紧盯着文物上的一亩三分地,小心的控制着手上力度勤恳耕耘。

可能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你盯着的就那么一小块地方。

你不能急,不能烦,放平自己的心态,就如同一个古井无波的入定老僧,坚守着属于自己心中的道。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文物修复。

很多人以为文物修复可有意思了,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文物故事,可以亲眼见到那些千百年前的文物,甚至能够触摸它们。

人们想的没错,但是这只是文物修复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而文物修复的常态,就是就是在自己较劲,在和古人较劲。

只有耐得住心中的寂寞,拿得稳手中的笔和刻刀,才能做好文物修复。

不热爱,是做不到这些的。

很巧的是,单铭不仅热爱文物,也拿得稳笔,受得住心。

整整三个小时,单铭坐在桌子上,全身只有手部微微变动,其余地方就跟雕塑一样僵在了那里,甚至连金霜来了都浑然不知。

然而就在这样的专注状态下,今天的第一个文物玉螭纹笔。

修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