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火铳参与的武比

这得益于大明火器大学,曾经讲过大明铠甲的弱点。

铠甲套在身上,关节等处衔接不够通畅,尤其是肩头,腹部等衔接之处!

所以,余寘抓准了箭头薄弱之处,射中腹部!

这一关,十分难。

直接淘汰了四五人!

……

第四项马枪,用土堆成夹道。

夹道两边,各立两个木质人偶,木偶头顶几寸的地方,有一木块。

参与武斗者,需持一支长枪,策马驰过夹道。

同时,需要用长枪,击落木偶头顶大木块。

显然!

真正战场搏杀的顾溥和刘福,在这一场上,表现极其优异。

他们分别挑落六块和五块木头,比之优秀的标准——三块,要优秀很多!

简直就是满分!

周尚文也不逞多让,挑落四块木头,遥遥领先。

其他人,也做足了准备,都有不俗的表现。

余寘则逊色很多,多年仪仗火铳,根本不曾近战,更不曾握枪。

他仅仅挑落一块,还是靠运气的……

不过!

他并不以为意。

张山风说过:手持火铳的战斗,如果进行到,需要最高将领,去进行近战的阶段。

那么,就表示这场战斗,已经失败了!

那个时候,武艺再高,也只是徒劳!

因为!

你永远不可能打赢一群人!

项王转世也不行!

……

最后一项,挽弓开驽!

就是后世很多影视剧,动不动就将弓拉断的桥段。

不过!

现实,很残酷。

哪怕是项羽,也没真实的史料记载,他拉断过弓,只说举起过鼎。

所以,那种场面,自己歪歪一下就行了。

这一关,比的是臂力!

老实说,进行到这一关的,都是精英,臂力的比试,毫无意义。

就连余寘,习惯了使用火铳,臂力也还过得去。

这个时代,没有机械,什么都要靠双手双脚。

所以,除了百无一用的书生,男子都有不俗的臂力。

哪怕是面黄肌瘦的农夫,也能扛得动一石米!

不出意外,没有天生神力的妖孽出现。

最终的结果,差不多都停留在两三石弓,只是拉开的幅度,有细微的差距,很难评定。

这就是古代武举,没有像后世的奥运会那般,无法盛行的缘故。

很多评定,非常笼统。

就像挽弓开驽,两石弓,就无法再细分了。

根本做不到精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