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胤禩和胤禟这两个失败者,身边一直有着不少的簇拥者。
他已然登基快一年了,这些人还不能认清事实,这龙椅上坐的是他胤禛。
并不甘心的胤禩等人,不断地给他制造各种麻烦。
这些麻烦让他感到十分头疼,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新政推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哪怕有十三弟怡亲王在其中费尽心力地调和帮忙,也还是让他感到万分头疼,甚至好几次都想让嫡长子弘晖参与进来,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每当这个念头涌上心头时,总会有另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警告他不能再过度使用弘晖,更不能轻易给予他过多的权力和地位。
这种内心的挣扎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深知弘晖的能力和智慧,如果能让他参与其中,或许真的可以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但另一方面,他也明白权力的诱惑,看看现在还在咸安宫的二哥……二哥年轻时也是个人人称赞的“太子”。胤禛眼神微闪,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决定暂时不让弘晖介入此事。
他相信通过自己和其他大臣们的努力,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至于弘晖?往后朕会更加注重对他的培养和历练的,等朕百年后,需要弘晖这个嫡长子接起重担时,他若还是个有担当、有智慧的继承人,朕也会放手的,胤禛在心里默默说着。
没两天,得知自己在民间的名声突然有了好转,他稍稍松了口气。
并在心中自我肯定,大哥二哥是先帝关的,他听从先帝的旨意没放,是孝。
三哥是自请去守陵的,十四弟是代他这个兄长去的。
怎么算,他都是个孝顺的皇帝,他没有残害手足。
胤禩和胤禟本就是心怀不轨之人,他们嫉妒他的才能和地位,一直试图找机会扳倒他。
胤禛心想:朕,对付这俩恶人如何能算残害手足!
老八老九如果不解决了,他很可能无法专注新政的推行之事,甚至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
于是,他开始收集证据,老八老九本就有不臣之心,十三弟收集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