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听罢,心中暗自思忖:谷铭此计,可谓一举两得。

一来可以笼络世家,二来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长远来看,对大秦江山社稷大有裨益。

想到这里,扶苏不禁龙颜大悦,赞许道。

“爱卿此计甚妙!既可为国储才,又可笼络世家,实乃一石二鸟之计!准了!此事便交由爱卿全权负责,务必将太学办好!”

谷铭再次拱手道:“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消息一出,世家大族顿时炸开了锅。

起初,一些家族仍然心存顾虑,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怎么能轻易示人?

但“文澜世家”的称号和刻碑立传的承诺,却像一块肥肉,吊足了他们的胃口。

陈家家主陈珪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文澜世家’……这可是个好名头啊!有了这个名头,我陈家在咸阳的地位又能更上一层楼了!”

雕梁画栋的陈府正厅,家主陈珪高坐正席。

手里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眉头紧锁。

厅下,家族众人分列两旁,神色各异。

“家主,这捐书之事,老夫觉得不妥啊!”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率先打破沉默,浑浊的眼中满是担忧。

“我陈家祖上书籍,皆是无价之宝,怎能轻易示人?万一有所闪失……”

“三叔所言极是,这些书籍乃是家族的根基,若是捐了出去,岂不是动摇了家族的根本?”

一位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附和道。

他正是陈珪的弟弟,陈家二爷陈珏。

陈珪放下玉佩,目光扫视众人,缓缓说道。

“诸位叔伯兄弟,‘文澜世家’的称号,以及陛下亲许的刻碑立传,难道不值得我陈家为此付出一些代价吗?”

“代价?家主,这代价未免太大了!”

陈珏激动地站起身。

“我陈家世代积累的书籍,岂能与区区虚名相比?”

“二弟,你太目光短浅了!”

陈珪的语气也加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