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语,像是风中传来的声音,顾晨并未听见,但他已经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局势之中。
政治利益的交锋
随着改革的深入,顾晨也越来越感受到来自政治领域的压力。财政厅内,一些反对他改革的声音愈加明显,尤其是来自副厅长徐同光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顾厅长,省内的财政改革步伐太急了,地方政府的反应很激烈。我们能不能在执行上做些调整,避免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徐同光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
顾晨深知,徐同光的这一提议并非完全是为了改革本身,而是背后有着更复杂的政治动机。徐同光作为财政厅副厅长,尽管表面上态度温和,但他早已与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大佬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这种提议,看似是在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寻找“妥协”的空间,实际上却是在向顾晨施压,试图改变改革的节奏与方向。
顾晨微微皱眉,冷静地回应:“我明白地方的困难,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与效率。我们不能因为地方的反对而动摇,改革的方向不能变。”
徐同光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但他并没有再说什么,转而看向其他领导。
然而,顾晨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徐同光的反对声音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更大的政治博弈才刚刚开始。
迎接新一轮考验
就在此时,顾晨收到了来自省政府的一份会议通知,标明即将召开全省经济工作座谈会,讨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政改革与结构调整。这是一次关键的会议,顾晨知道,这将是检验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又一重要时刻。
会议上,顾晨详细汇报了财政改革的进展,并提出了新的改革建议。他指出,当前省内的财政体系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特别是在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方面,亟需进行结构性调整。他建议,未来要更加强化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监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