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武圣周侗

话说周侗出征时,已经年近50岁。这一次出征,他还带上了学会自己所有武艺,刚年满十八岁的儿子周云清。

周侗父子领军踏上征途之后,局势瞬间变得异常棘手。两军对峙,西夏铁骑浩浩荡荡,三十万大军如黑云压境,反观宋军,兵力尚不足十万,形势堪忧。

蔡京此人心胸狭隘,为打压周侗,竟不惜一切手段,强令周侗率领疲惫不堪的主力部队冲锋在前,丝毫不给喘息之机。

然而,周侗父子英勇无比,纵使身处绝境,亦能以一当十,打得西夏军溃不成军,闻风而逃。

蔡京见周侗父子战功赫赫,心中愈发嫉恨。他全然不顾士兵们的疲惫与伤亡,再下狠令,让周云清率部趁夜偷袭敌营,企图以此削弱周侗的战功。

当夜,月黑风高,周云清率部悄然发动突袭,企图给敌军来个措手不及。然而,世事难料,西夏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待他们自投罗网。

周云清,岂是畏惧死亡之徒?在这突如其来的混乱之中,他犹如猛虎下山,以一腔孤勇,竟将西夏守将张鹏飞杀得节节败退。

张鹏飞之女张雪莲,立于一旁,目睹此景,心中暗自思量。她见周云清英勇非凡,当即心生一策,悄声对父亲言道:“父亲,何不诈败,诱其深入?”

张鹏飞闻言,眼神一闪,瞬间领会了女儿之意。于是,他佯装不敌,带着残兵败将,慌忙撤退。

周云清初涉战场,立功心切,见状立刻策马紧追不舍。然而,就在这紧要关头,一条不起眼的绊马索悄然横亘在前,周云清猝不及防,马失前蹄,最终被敌军生擒活捉。

此刻,周云清心中已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然而,世事再次翻转,张鹏飞父女竟透露出惊人秘密——他们祖籍华夏,魂牵梦绕,一心渴望回归故土。这一转折,无疑为这场生死较量平添了几分戏剧性的色彩。

张雪莲对周云清初见之下,便芳心暗许,情愫悄生。张鹏飞见状,索性顺水推舟,开出了条件:只要周云清愿意迎娶他的爱女,他们父女二人不仅甘愿归顺宋朝,还誓将手中城池拱手相献。

周云清对这位生擒自己却又不失温婉的女子同样心生好感,一番思量后,欣然应允了这桩婚事,急匆匆地欲赶回营中向父亲禀报这一喜讯。

然而,世事难料,他尚未见到父亲的面,半途竟偶遇了权臣蔡京。心性单纯的周云清,未曾多想,便将张鹏飞有意归降之事,毫无保留地倾诉了出来。

蔡京感觉自己拿到军权的机会来了,当即以“通敌”罪名逮捕周云清,并诬陷周侗勾结西夏谋反。

因为扣押了周云清,耽搁了最佳时机,张鹏飞部队还没来得及投靠大宋,其他的西夏军却包围了蔡京所在的后军。

慌乱之中,蔡京假装承认自己的过错,让了周云清赶紧去前方向周侗求援。周云清领命后,带着数千骑兵冲出重围,没想到最终被两万西夏兵伏击。

周云清毫无惧色,未曾辱没其父威名半分,即便身负数箭,仍奋勇突围,于生命之火将熄之际,拼死寻至父亲身旁,将至关重要的军令亲自传达。

周侗心如刀绞,悲痛难以自抑,然军令如山,他强忍哀痛,毅然率领余部驰援蔡京。

此役之惨烈,前所未有,大宋无数英勇儿郎血洒疆场,马革裹尸还。即便战士们以命相搏,以一换二,大宋军队仍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兵力悬殊之境。

国仇家恨,如同烈火烹油,燃起了周侗胸中无尽的战意,使他愈战愈勇,却仍旧未能改写战局的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