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他们带领,必然都会死心塌地跟着投降。
此次下山阻击辽兵,也会多了一股助力,胜算自然更大。
听到徐宁的话,呼延灼顿时大惊。
他转头看向杨哲道“杨寨主,你们真要去打辽人?”
杨哲凝重地点了点头“辽人南下,朝廷无作为,受苦受难的可都是我们大宋百姓。只要是条汉子,又岂能无动于衷。”
当然,这是表面的说法。
他和李助,早商议过了。
虽然辽人骑兵是块硬骨头,不好打。
可是只要能下山阻击,就会利大于弊。
朝廷都不管,可是梁山却出兵了。
天下豪杰们会怎么看?
天下百姓们会怎么看?
不管是输是赢,都可以赢得一大波民心和声望。
到时候,四方豪杰必然来投,梁山壮大的会更加迅速。
这样的好事,如何不去?
听到杨哲的回答,呼延灼和韩韬对视了一眼,纳头拜倒道“小将愿降!若是与辽军作战,愿乞为先锋!”
杨哲大喜,慌忙将两人扶了起来,请入筵席。
当夜,众人饮到半夜方散。
次日,杨哲差人去陈州和汝宁,取呼延灼和韩韬家眷上山安顿。
又令时迁将探哨营人马散出去,密切关注辽人动向。
有了呼延灼和韩韬的劝说,被俘的官军降者甚众。
除去老弱放在后勤营,还剩七千余人。
这些人,大都是久经训练的军卒。
却不是一般的喽啰或者地方厢军可比的。
不得不说,高俅高太尉,真是在给自己送经验……
杨哲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载有余,可从来都没这么富裕过。
这次缴获的三千多匹战马一装备,加上飞龙营原本的八百骑。
如今,梁山之上,光骑兵就有四千人。
飞龙营增补到一千五百人,仍旧由秦明统领。
增设铁骑营,由呼延灼领两千铁甲连环马,徐宁和韩韬为副将协助。
按照李助的意思,孙安和林冲组建一支五百人的亲卫骑兵,拱卫杨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