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婚

时间眨眼而过,过完年这几天陆琦也没乱跑,更没有去孟勇家走亲戚。

反倒赵红斌夫妻俩来了两次,表面上是商量结婚办酒席,实则是打听镇上那几间房的事。

当得知陆琦已经跟周镗谈好后,两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还跟孟荣商量起了以后要做什么买卖。

周六大清早,天刚亮,半山屯内就响起唢呐声。

陆琦也换上了新衣服,洗漱好了后将院门打开,屯子里那些年轻小伙子在外面等候多时了,一窝蜂挤进院子里。

有人帮忙贴喜字,有人帮忙支桌椅,忙得不亦乐乎。

孟荣脸上也堆满了笑容,瓜子花生,香烟热茶,全都摆上桌。

上午九点多,村长邓远山带着人过来了,在陆琦家外面搭了两个灶台,街坊四邻纷纷前来帮忙,简直比过年分肉还要热闹。

“妈,我去接媳妇了!”

陆琦在一群小伙子的拥簇下来到门口,按照屯子里的规矩,先给孟荣磕了三个响头。

“好好,妈在家等着,快去快回!”

孟荣喜极而泣,擦了擦眼眶,将陆琦给扶了起来。

二十多号半山屯的小伙子抬着猪肉和米面蔬菜,唢呐在前面吹得震天响,一群人高高兴兴地朝七里铺方向走去。

这年头屯子里可没有轿车,镇上谁家要是有个自行车,那都是稀罕物。

距离比较远一点的,结婚会准备个简易的花轿,但大部分人都是“背亲”。

背亲,是指新郎官要一路将媳妇从娘家背回去,新媳妇家里若是有哥哥弟弟,也会背着送上几里路。

七里铺跟半山屯离得不远,走路也不到半个小时,当陆琦他们来到赵玲玲家门口的时候,外面的空地上也摆满了桌椅。

这次陆琦带来的东西不少,赵红斌夫妻俩就等着这些猪肉和米面下锅呢。

按照当地的习俗,新娘要在背亲之前,在丈母娘家填饱肚子。

双方拜堂后,赵红斌招呼半山屯的小伙子吃饭喝酒,至于七里铺的人则将准备好的嫁妆都搬到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