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猫和圈

“我讨厌的不是朦胧,而是陷入朦胧中的人。”

.........

卫恙看着陷入沉默中的林如海和顾嶷,知道他讲的够明白了。

这个理解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李嵇想到的,比起在明面上的陈家女,李嵇更关注林家女。

对于李嵇而言,林家女后头的一是江南系勋贵,不讲贾家如今权势尤在,后继有人,就是林如海祖上也是勋贵;二是顾家为首的部分江南士人群体,顾学又是经世学派实学的一部分,完全可做代换;三是其父林如海是陛下的亲信,比之前代保龄侯,林如海的勋贵色彩更淡。

对于他们而言,如果皇后一定要在二人中选,娶林家女比娶陈家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好。

当夜听到这番理解的时候,卫恙久久说不出话来,因为这像是一场复刻,对嘉祥四十年历史源头的完美复刻。

等回到家中,他夜不能寐,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嘉祥四十年来的教训还不够吗?宗室勋贵士人百姓流的血还不够多吗?天下为此损失的还不够大吗?

陛下当年身处其中,难道体会的还不够深刻吗?

更让卫恙心内如烈焰焚火的是当时李府中听到李嵇理解的众人的反应。

李嵇、李轲、付敬之、刘传惠、潘松.......好像对此习以为常,早有预料,连一丝波澜都没有,反而是对陛下的选择有所偏向。

付敬之作为礼部郎中竟然当场建议应同林如海有所接触,或者通过顾氏等人与林保持紧密联系;另外通过清流文士的议论,向陛下表明他们所心仪的皇后人选,以确保陛下不偏向于以陈家为首的强势勋贵团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一让卫恙心有所慰的是,李嵇拒绝了付敬之的提议。

“林大人,我今日来此不为别的,只是当年我做过玉儿的老师。当然,当初我本心并非如此,可师徒一场,我不愿她踏入深宫,误了她的一生,不然就是再好的天资,也成了枉然,你和贾琏对她的教养也就成了空。”卫恙吐露心声,最后向林如海一拜,“林大人,还望你为女儿考虑,早做打算的好。”

林如海从之前起,就陷入沉思中,对卫恙的行为也未做反应,只是最后累了,回拜卫恙,“卫大人,你今日行为于我林家有大恩。做父亲的在此代女拜谢,日后林家必有重谢。”

卫恙见林如海已领悟他的意思,便要告辞,而林如海说他今日身体乏了,不能送客,便让顾嶷代劳为他送卫恙出府门。

顾嶷从方才的各种震惊中反应过来,领命行事,送卫恙出府,只留下林如海一人独坐空堂,江南园林的幽深此时笼罩在林如海周围,寂静无声。

送卫恙出林府的顾嶷在府门口问了卫恙一个问题,“卫宣义,我有一个事很好奇。”

“什么事。”

“身为黄学弟子,你是什么时候做了林师叔女儿老师的?据我所知,你母亲病逝后,你一直在家乡为母守孝,从孝期结束到你担任兵部官员的时间,林师叔的女儿好像不在扬州吧。”

“顾重叡,你家两位兄长都有立志苍生仕途的壮心,你又为何如此散漫,到了如今在林大人府里做个小小的幕僚呢?”

阳光下的两人,一位稍年长,一位稍年轻,都怀着笑意看向对方。

最后卫恙做别,“我赶时间,要走了。若是将来我能返京,请你在四季楼吃酒。”

顾嶷这才注意到卫恙不是一人,身后还有数位仆人,都牵着骏马在府外等候。

“你这是要去哪?”

“哈哈哈,日前蓟辽来信,蓟辽军前部已经启程,沿河北上,我身为兵部官员,向上官讨了个差事,今日便要出发。

顾重叡,这京都太让人失望了,我要走了。

告辞!”

顾嶷一声保重,长楫不起,直到烟尘落下,重归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