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洗刷冤屈(五)

“五十文一石,能买多少买多少,越快越好!”

消息传到宛县,刘锜便去找谢宁,这个赌谢宁赢了,他们也该走下一步棋了。

谢宁早料到是这样的结果,这点银子放到其他人那里大概是伤了元气,可对于富可敌国的陈家,倒不算什么了。

当年,梁王可不止一次咬牙切齿的痛恨陈家,他费尽心力,无尽讨好得到的,陈王靠银子便能轻轻松松拥有,可不是人比人,气死人嘛!

“先生,你觉得魏铮会贪功嘛?”谢宁问。

刘锜摇摇头,“魏铮是个武夫,军中功劳大都是血和性命换来的,所以对于冒领功劳的惩罚极其严重。这次儋州救灾如此顺利,前前后后都少不了二爷的功劳,我想魏铮他不会将这些据为己有。”

是了,他们在赌,赌魏铮会将救灾的事儿,以及谢瞻的所作所为如实禀明皇帝,这样一来可以给谢瞻记上一大功,可谢宁想要的不仅如此。

“刘先生,我想让阿爹去儋州了。”

刘锜思索片刻,便明白近日所为的最终目的原来在这里。

“姑娘是说儋州刺史?”

谢宁点头,“上一任刺史陶之涣是陈王的人,与魏铮素来不合,他落马后魏铮将此事报给京都,因陈王忠王和梁王都想安插自己人进来,谁也不相让,反而拖延至今。”

刘锜说是,“当前几位皇子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只有六皇子没参与进来,可儋州是六皇子外家,自然是默认是六皇子的势力了,可其他几位皇子不甘于此,一直试图染指,这才有陶之涣到了儋州,这些年搜刮不少都进了陈家的口袋,这些皇帝都是知道的。”

谢宁心想,皇帝对萧晏的不喜不是装出来的,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对这个嫡子的态度都让人不解,可为什么呢?

“皇帝知道,魏铮自然知道。所以,与其让儋州刺史一位落入其他皇子手里,不如给谢瞻,毕竟在皇帝心中,谢家目前还是中立的。”谢宁道。

可刘锜却皱了皱眉,“姑娘说的有一定道理,魏铮这儿也好说,可二爷去年底因军中粮食一事被贬,怕皇帝心里还有气,不一定会同意这事儿。”

他说完这话,觉得哪里不对,突然反应过来,“刘锜这次服了。姑娘好算计啊!军中粮食这事儿,这次借王家之手给揭露出来,皇帝自然心里清楚去年底二爷是遭了诬陷受了牵连,再加上此次救灾一事,大概率会借坡下驴,顺势给二爷晋升。”

这确实是谢宁这番筹谋的最终目的,从一开始让各县修水渠时,便已经想着这事儿了,如今只差临门一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