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附议。”
……
许多委员会的主任也都纷纷表示赞成。
“那么永明学宫里,哪座殿堂适合作为集体生祠呢?”
李国助突然问道,他这马上就又发明了一个新词,
“集体生祠”
“一楼不是有两座大会议堂吗?”
李德突然开口说道,
“反正我们平时开会,最多也只能用到其中一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如就把另一座腾出来,作为集体生祠堂吧。”
“何况祠堂放在一楼,民众来祭拜也都方便。”
“嗯……”李国助想了想,说道,“那就把南边那座大会堂腾出来做集体生祠吧。”
众人纷纷表示赞成。
“咱们之中有谁工于丹青呀?”
李德突然顾谓左右道,
“我们需要画师为两位先生绘制肖像。”
坐在第一排的众位委员会主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的回头看自己手下的委员,
却是半晌都没人开口自荐或举荐他人。
“俊臣哥肯定是工于丹青的,去年中秋节前,他还教我们做过人物灯笼呢。”
赵贞雅突然开口说道,
“算算日子,他也快回来了,不如等他回来了,请他来为二位先生画像吧。”
众人纷纷开口附议,表示这件事非李俊臣莫属。
“诶,俊臣哥日理万机的,哪能什么事都麻烦他?”
等众人都附议完了,李国助突然朗声说道,
“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好了,我一定把两位先生画的栩栩如生。”
“小当家还会丹青?!”
会场众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大声道,全是一脸震惊。
“呃……这个嘛……”
李国助清了清嗓子,笑道,
“我在平户英国商馆学过西洋画法,你们之中应该有人见过西洋画,”
“那可是画什么都如同真的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