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悔没学好历史和化学

此地的位置属于钦州府,具体属于钦州下面的防城县,但因为十万大山北坡缓南坡陡,防城县到这里来要绕道垭口,再钻林爬坡,基本没有人来这里。

就这一块,北坡是高山,上思府的山民也不愿翻山来这边,所以极为偏僻。如果要下山,要朝着西边走,走到垭口再下山,既可以到南边下面的集市,也可以到北边去。

但没有路引,到北边不宜进大的集镇。小的集市无论是防城还是上思,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互通有无,也有讨生活走私的人,把南边的海盐弄到北边去,北边的粮食或者铁器这些不好弄的东西换回来,所以,有的时候,在山路上就成交了。

山上有不少的土匪,都靠着垭口过日子,劫道。他们不敢侵扰瑶寨和壮寨,只敢偷他们一些地里的粮食,平时没得吃的时候,也四处打猎。

土匪他们一般也不伤人绑票,偶尔去集市偷点抢点,所以县府也没认真剿过,毕竟县府的人大多防着海盗。

柏家村每天看守村子门也是防止这些土匪来侵扰,真要是来个十个八个的土匪,他们也不惧怕,毕竟一百来人的大村子在山上也算有点实力的了,也可以和那些瑶寨、壮寨相安。

柏家村基本靠自给自足,但打到好猎物也送下山去换生活用品。

临近中午了,老人热情的邀请三人吃饭,沈云彤再三摇头。沈云峰看沈云彤如此执着,便婉谢了,临走前,他按照管老师的吩咐,找老人要点稻种。

老人欣然答应,叫人取来一些稻种,用个布袋装着,大约十斤的样子。老人有些自豪的说:“我家的稻种是从老家带出来的,一亩地能收将近三石稻谷,在这山上种,要少一些,一般也能收到2石稻多些。

看着老人自豪的神色,沈云峰眨巴眨巴眼睛,一亩地三石(担)稻就这么值得炫耀啊,换算到现在也就三百斤稻谷,要知道,沈云峰自己老家村里随便哪家,就是游手好闲的人家一亩地随便种种也能收七八百斤的稻。

沈云峰没有接话,这毕竟是古代,杂交稻是肯定没有的,算了,有点稻种总比没有好,管老师的意思也是弄点稻种回去种种看,以后看看能不能杂交。

背着十斤稻种,三个人在柏家村的人目送下蹚过河边大石然后上了土坎,此时沈云峰回头看去,这个深山避世的小山村,此刻燃起中午的炊烟,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隐匿于崇山峻岭之间。

自己这些突如其来的穿越者不知道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当穿越到此地的时候,也许他们的命运变换的齿轮也开始了转动。

沈云彤看着村子,却哭了起来。”哥,她们好苦啊,我都看不下去了,他还舍得给我们这么多稻,你看她们吃的,就是稀饭加红薯,那里面米都没几粒。

还有,女的一天只给吃两餐,只有那些出去打猎的男的才能吃三餐。你知道吗,她们为了准备留我们吃饭,边找食材边哭,估计是舍不得杀鸡。“

“唉,你也别替人家伤心了,我们父母小时候其实也过得不比人家好多少,穷山村都差不多,等我们有粮食了,再帮帮他们吧,现在,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

“别哭了,我们都是外来者,必须谨慎行事。不能因为好心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危险。也不能因为善心给我们自己带来危险”。沈云峰劝慰开导着沈云彤,三个人走上返程的路。

回到物流园里,管老师看了沈云峰带回的稻种,看了确实和现在的稻种不一样,十斤稻种勉强能够抛秧种三亩田,于是便拿去浸泡了。

知道这里是在广西后,他的胆子大多了,全年高温,都能种植,人家种三季,我种两季还不行啊。

柏家村算是他们穿越以来唯一接触的古代人,因为救人的原因,算是友好的接触了穿越后的世界。这让他们对未知的恐惧要减轻不少。

但对穿越的世界是清朝道光时期的广西,这个概念的明确让八个人有了小小的紧迫感,一是彻头彻尾的翻历史书,努力把八个人脑袋里最边角的角落里的那点关于历史的知识抠抠搜搜的抠出来,要试图把《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近代史部分竭尽全力的补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