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地方没换,但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面的植物,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其实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
就这么说吧,可能就是一只鸟类,或者其他随便某个动物,身上在远处其他地方,挂上了几粒种子,随便落在哪里。
从这个种子落地、发芽、生长到蔓延一片,可能需要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十天,然后一整片范围的植物种类,可能就这么被改变了。
而且这种改变还不是偶然的,是持续不断正在发生的,植物种类是永远在变化的,而变化又是没有任何规律的。
一个强大的兽人战士,或许拥有在这种地方随机应变的生存能力,无论周围环境是从一片花海变成一片藤蔓,又或是从一片杂草变成一片荆棘,都能很顺利在形容生活下去。
但部落里的孩子不行,孩子们脆弱的身体,无法面对过于复杂的生存环境。
面对那些更尖锐的荆棘尖刺,更锋利的叶片,充满引诱性的花粉香气……孩子们想要顺利长大实在是太困难了。
甚至于还有衍生而来的,被特定植物吸引过来的野兽或者虫蛇,不说孩子们有多危险,就连成年族人,一个不小心都会因此丧命,。
部落想要传承下去,就只能去寻找一个稳定的不会出现过多变化的环境,这样他们才能让部落中的幼崽能够安稳长大,才能让部落顺利的传承下去。
所以在发觉不对,察觉到塔兹森林无法成为部落能够安稳生存的环境之后,炎霜部落的先祖,便很坚决果断的离开了满是宝藏的塔兹森林,将落脚点选择在了塔兹森林的外围。
哪怕他们选择的落脚点,是一片万物不生的平原荒野,部落人也以自己强悍的实力,顽强不息的性格,在什么都没有的荒芜之地,建造起了自己的家园。
而同时,部落其实并没有放弃对塔兹森林之外的地方进行探索,比如挖矿队每年带回来的那么多矿石,其实就是部落对外界不断探索的结果。
只是塔兹森林外面能找到的东西实在太少了,而塔兹森林内部却又只适合成为一个物资获取的地点,而不是适合长久居住的地方。
或许当部落里的族人数量有几万、几十万之后,他们能在塔斯森林中开辟出自己生活一席之地。
小主,
但是现在部落里才两千多人的数量,确实做不到太多。
所以对部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一直都是后代的传承,只有部落人数多了之后,他们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但是听到这些故事,江洛洛又产生了一些好奇。
她在好奇为什么部落的族人们会说,平原上长不出来东西,难道平原其实是沙漠?
但是沙漠里面也有绿洲,还有很多沙漠特有的植物种类,并不是真的寸草不生。
难道是盐碱地?还是什么高辐射的矿物区域……但是那样好像也不至于寸草不生吧,以这个世界里植物的生存能力强悍程度,只会催生出一批耐盐碱、耐高辐射的特有植物种类才对吧。
而且平原诶,肯定面积要超级大,才能被称之为平原吧,但是那么大的地方,又怎么可能真的什么东西都不生长呢。
可部落里的族人,看起来也不是那种会夸大事实的性格,他们说什么东西都不长,那多半就是真的什么东西都没有生长过。
真的让人好奇又不理解。
可能是江洛洛面上的表情过于明显,荇叹了口气,摸了摸幼崽的头,“因为平原上只有灰死土这一种土壤。”
“在灰死土上,任何植物都生长不出来。”
“它们是已经死亡过的土地,是万物不生的无生之地。”
灰死土?这个词汇瞬间激活了江洛洛的记忆,让她想起之前在造那里烧砖的时候。
明明是能烧出来无比结实砖块的泥土比例,却只是因为添加了一部分的灰死土,整个烧制好的砖头,就变得无比脆弱,甚至触之即溃。
难怪造无论如何都要加进去尝试,难怪巫和首领旌知道后,又是那样的反应。
部落搬迁而来的一千五百多年中,部落里的族人恐怕早已经尝试过无数次,想要找到灰死土的“可用价值”,却全都无功而返。
只是,灰死土,没有价值。
它是死亡,与生对立,也不会为生者带来任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