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砖是不能全部用同一种粘土的,得加入正常的普通泥土,原理不清楚,但是江洛洛记得人家都是这么做的,她也就这么学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正的比例是什么,江洛洛不确定,所以她就是自己试着加水加不同的土,直到感觉手感接近自己玩过的粘土了,才停手。
当然她也不是只做这一种,不同的比例她做了四种,不同的泥土也做了三种。
那一段时间,每次从造的家里回来,她都是一身的泥巴,像个从泥坑里打滚回来的小泥人。
而这十二种不同泥土和比例的泥胚做出来之后,江洛洛再过去,就是为了观察这些泥胚的变化和阴干程度。
虽然正值雨季,但因为火种的存在,并不需要担心环境潮湿,也就不会有太大的环境影响,减轻了江洛洛的实验压力。
十二种不同泥土和比例的泥胚中,有六种直接被淘汰掉。
三种是比例水分最多的,直接没能成型,放进砖模具很长时间,各个松垮的不成样子,更有一些因为水分干掉,而变成坑坑洼洼的形状。
三种是比例中水分最少的,放进去来才一段时间,上面就出现了干裂的痕迹,显然也没办法再用。
而剩下的几种比例,则肉眼看不出来好坏,都很好的阴干固定了形状,再放置一段时间,就可以开火尝试烧制了。
造的山洞里空间不算大,容纳一些泥胚砖模已经是极限,再开火做成砖窑就不成了。
好在造住的地方偏僻,在她居住的山洞旁边再开一个山洞,也说不上麻烦。
江洛洛第一个凑上这个热闹,亲眼看着族人们是如何开凿山洞的。
结果也说不上意外,就是由几个力气大的族人,轮班用力捶打山壁,在上面一拳拳击打出裂纹。
裂纹叠加起来,很快碎裂成一块块的石头,从山壁上掉落下来。
看的江洛洛一阵手疼……当然对于那些族人也说不上轻松,一两拳可能问题不大,连个红肿都不会有,但凿开山壁岂是一两拳能做完的。
所以他们也得几个人轮班换。
江洛洛在戈给她支出来的避雨棚子里看了一会,就跑回去找造了。
这样不行,她知道几种好用的工具形状,应该能够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