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主张继续对北戎用兵,彻底消灭北戎,从此往后大周将再无北方之忧。
另一派则表示漠北之地,道路不熟,没有向导,外加大军征讨这么远的地方,粮草跟不上。
而且保守派还有很重要的理由,如今的大周因为对西域连年用兵,早已经国库空虚,如今应当休养生息,让百姓喘口气。
双方争论不断,周明帝如今也已经七十八岁了,年老的他不似过去那般血勇,他在两派之间拿捏不定。
因此这场争论持续了半年,最终在苏武回朝后结束。
苏武出使了柔直,虽然未能让柔直国出兵东西夹击北戎,可他在漠北生活了那么多年,早就熟知漠北的地理。
他一回朝立刻被主战派拉拢,提出倡议,如今有了向导,漠北的地理尽皆知晓,应该发兵。
苏武虽然年老可却是热血沸腾,他同样求战,跪在朝上,他嚷声道。
“陛下,臣出使西域一事无成,心中愧疚。”
“现在攻打北戎,臣愿意奉献一份绵薄之力,哪怕死在半途中也绝无怨言。”
周明帝深受感动,走下龙座将其扶起。
“好,苏爱卿能为国赴身,朕深为感动,此次攻打北戎朕已经决定了,不得再有异议。”
之后三年,大周做了充足的准备,集结三十万兵马,兵分三路,再度进攻北戎。
苏武手持着旌节,坐在牛车之中,以八十多岁的年迈身躯,为军做向导。
这一战大周直插漠北腹地,大败北戎,北戎被迫再度北迁,人口损失极大,已无力再图强。
留下的大片草原成了大周的土地,但大周守不住,只得退兵。
在草原上大周的军营如同一片城市,连绵数里,篝火如星辰,缀满大地。
苏武坐在一处帐篷内,正在给家中写书信,忽然从外吹进来一阵风,油灯晃动。
苏武惊疑,看向四周,见帐篷内就自己一人,摇头苦笑。
“老了,这还疑神疑鬼。”
自嘲后苏武继续写信,可这时一道人影出现在他跟前,苏武抬头,看到的是方凡。
“方大凡,你怎得来这军营的。”
“快快快,坐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武拿出美酒款待方凡,心中有太多的话要说了。